4月19日至20日,中国纤维检验局举办的2005年度全国棉花仪器化检验实验室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全国各地纤维检验机构及其棉花仪器化检验实验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纤维检验局副局长张克才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据了解,国务院棉花质量检验新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由以往主要依靠检验人员眼看手摸感观经验确定棉花质量等级,变革为专业检验人员在实验室采用棉花快速检验仪进行客观科学的检验。为确保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满足新体制推行的要求,全国纤检系统五年内将有100个左右的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300台左右的HVI仪器、检验棉花450~500万吨。张克才在会上说,自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启动以来,纤维检验系统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利用三年时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全系统仪器化公检实验室网络逐步形成,相关配套经费落实较好,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人才,并为进一步完善棉花标准体系和质量信息系统积累了相关数据和经验。
2005年度是棉花检验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推行阶段的第一年,全国纤检系统58个具备承担仪器化公证检验条件的实验室中,23个进行仪器化公证检验的实验室到2006年3月底共完成37万多包8万多吨的检验任务,而未进行检验的实验室通过仪器安装调试、模拟检验和数据报送等实践演练,对仪器性能和公检流程有了初步了解。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是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扯多方面的问题,纤检技术机构是关键一环,而如何保持实验室检验水平的一致性则又是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纤维检验局召开的这次会议上,各地仪器化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将2005年度仪器化检验实验室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总结、交流和探讨,为做好2006年度这项工作打好基础。
会议对所有新建和改造的仪器化实验室提出有关技术性要求。张克才指出,各地仪器化公检工作暴露出了些问题,还存在些困难,这在改革当中并不是坏事。他要求全国纤检系统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入手,增强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和成败意识,完善相关管理规范,全力推进改革发展。而解决技术层面的难点,建立解决问题机制,增强快速反应能力,确保所有实验室的每台HVI仪器正常运转,实现检验数据准确一致也是本次会议目的所在。
张克才最后强调,全系统仪器化公检工作总体上要科学合理,管理规范;服务到位,协调一致;程序严谨,保证质量;努力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