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上下都在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之路。我认为,县(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同样要凝聚思想共识,构建内部和谐。只有从内部和谐开始,在和谐中创业,在和谐中发展,才能在和谐中为社会做贡献。
营造人文环境
对于一个单位而言,要创建内部和谐,就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既要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它既是提高职工积极性的“催化剂”,更是做好质监工作的有力保障。
营造浓厚的人性化管理气息,是创造内部和谐的关键要营造本单位内部稳定和谐,顺畅的工作环境,局领导必须以宽广的胸怀真诚待人。坚持以人为本,用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切实做到以爱为魂、以情引人、以情留人、以情服人、以情融人。工作上支持职工,生活上关心职工,人格上尊重职工,心理上满足职工。将“情”字融入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将“和”字渗透在全局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局领导班子率先垂范,虚怀若谷,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决不激化矛盾;敢说从我做起,向我看齐,以身作则,公道正派。凡承诺的,言必行,行必果,取信于民。就能营造本单位有一个团结一致、人和气顺、运转有序、蓬勃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
营造有序和谐的工作人文环境,能焕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领导心里要装着职工,切切实实站在职工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掌握其工作情况的同时,还要掌握其生活和家庭情况。要知人善任,善任就是用人所长,不能用人时求全责备。否则就难以激发职工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单位要为职工的工作学习提供一个机会均等的机遇,为职工实现自我价值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英雄有用武之地,让职工的活力竞相进发,使每一位职工都有一种归属感,让职工意识到质监事业的兴衰成败与自己息息相关。
营造以“和”字为基的基本文化理念可以增强本单位的凝聚力实践证明,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工作就会全面兴盛;人心涣散,各项事业也就难以搞好。单位内部和谐,大家就能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视自己为质监事业的光荣一员,就会珍惜集体荣誉,珍惜工作岗位,珍惜家庭幸福,珍惜党员形象。视团结为事业发展的生命,讲团结、讲大局。万事以“和”为贵,如果充分发挥每一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家就会精诚团结,拧成一股绳,也会“柴多火焰高”,形成合力,更会造就一支颇具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流的工作团队。
以人为本创和谐
要创造内部和谐,必须注意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要培植感情。文化古语有云,以理可晓人,以情可动人。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的尊重、关心和帮助的需求。应该提倡在本单位内部营造家庭般的友善气氛。思想上相互信任,不猜疑;生活中相互关心,不冷漠;工作上相互支持,不拆台;利益上相互谦让,不争比;进步上相互学习,不妒嫉;闪失上相互谅解,不抱怨。领导与职工之间绝对不仅仅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领导要起教育协调、帮助解决问题的作用。要做好表率、带好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大家办一些实事,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建设,两手都抓。尤其要对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本着能解决的尽量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也要“力不到,心要到”。
二、进行有效地沟通一方面要倡导职工之间的尊敬、团结与协作。另一方面,领导要换位思考,重视职工的意见心声,加强沟通,求同存异。谈心是我们沟通思想、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有效手段。通过谈心,就会知心、同心,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预防,保证职工队伍思想统一,精神振奋。
三、制度要严明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力求公平公正,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决不能看人戴帽子,要一碗水端平,消除职工的怨气。重视制度建设,是质监部门树立科学发展观,对现代管理理念的积极借鉴,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必然选择。它可以从根本上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规范职工的职业行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人人奋勇争先,事业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四、重视职工的教育培训就职工而言,每个人都渴望学到技术,学到本领,有一技之长。对单位而言,更是希望有一支团结、敬业、廉洁、高效的质监队伍。因此,要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把责任心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培训的重中之重抓好。没有责任心的人做什么都不可能做好。光有责任心而缺乏技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总之,要及时提供各种机会让职工“充电”,购置必备的学习资料,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提升能力,爱岗敬业,使职工感到工作有奔头,生活充实,人人心情愉快,个个积极向上。
总之,质监事业发展,需要构建一个高效、规范、有序运转的工作机制,营造一个和谐、优美、舒心的工作环境。只要贴近干部职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教育,进一步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活动,关心职工生活,坚持抓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体现人文关怀构筑凝心工程,体现相互尊重创造和谐环境,就能进一步加快质监事业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甘肃省景泰县质监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