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政府‘借箭’,在乡镇建立质监联络站;向企业‘借力’,在市场建立质监联络室;向执法部门‘借势’,在基层建立质监联络点;向社会‘借人’,设立质监联络员。”今年年初以来,天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麦积分局将打假治劣的触角向基层延伸,收到明显社会效果。
近年来,大量制假售假活动由城区向农村转移。针对这种情况,麦积质监局充分借助基层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主动和基层政府取得联系,搭建依法行政和高效行政的平台,在全区的1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了质监联络站,聘请了20名副乡(镇)长、副主任担任站长,委托其履行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
针对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长期泛滥,得不到有力治理的问题,他们以市场主办者为突破口,通过宣讲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技术服务等途径,与市场主办方签订监督服务协议,率先在桥南建材批发市场、麦积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等3处城区大型市场设立了质监联络室,从而消除了质监工作的盲点,延伸了监管触角。
其次,他们构建“大打假,大维权”格局,主动与工商、农业和果农协会等部门联系,将消费者协会基层分会、红盾护农服务站和消费投诉站作为质监联络点,截至目前,已建立站点374个,培训站点兼职人员628名。
另外,他们还在重点行业设立质监联络员,采取向社会“借人”的办法,在153家食品加工企业及45户建材生产经营企业(门店)设立质监联络员,负责和质监部门的联系沟通及信息反馈,为打假提供有效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