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公布农资质量投诉电话“12365”,联动社会打假。利用广播、简报、网络等信息载体,构筑“12365”农资质量处理平台,发挥综合执法管理职能,引导全社会关注“三农”问题,鼓励百姓举报、揭发制假、售假违法行为。
㈡组建反应快速、行动高效、业务精湛的执法队伍。专门配置执法用车,公布举报电话,并开通移动虚拟网,保证通讯畅通、交通工具完善。定期学习农资相关知识,以适应穷出不断的制、售假活动新动态。引入军事化管理模式,使农资打假更具有成效。
㈢点面结合,城乡立体执法。查市场与窝点相结合,查生产与流通相结,专项整治与全面检查相结合,查市场与查农村商摊相结合,深入全县乡、镇、村组成一个农资质量监督网络。
㈣打假与教授识假相合。结合“下乡打假”,组织一批专家和技术人员搞“送名优农资、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向农民朋友讲解农资产品标识、标注规定,质量法规,提高农民识别真假的能力,把优质的农药、化肥、种子送到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