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检论文>>

全社会关注产品质量

2006-03-18 15:47: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品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它既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稳定的增长,又影响到广大人民的健康和生活。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一些不法经营者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提供劣质服务的现象还相当严重,食品安全事件不时震惊社会,交通运输、医疗药品、美容娱乐、建材装修等领域的产品质量问题侵害消费者安全健康权益的案件也是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开展的“2005年全国侵害消费者安全健康权益十大投诉案件推荐评选活动”中,玩具糖果致儿童窒息死亡案、烟花斜溅炸瞎眼睛案、假冒祛斑霜毁容案、使用燃气热水器中毒死伤案、农用车刹车失灵死伤案等榜上有名。其中涉及产品质量的就有一半。这说明产品质量的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加入WTO已过去数年,但我们的一些产品除了面临反倾销的抵制以外,还遭遇到安全、环保、质量等门槛提高的困扰,比如温州打火机安全问题、皮鞋的质量问题等。当然,出现的一些问题与贸易保护主义有关。国际贸易的竞争,关键是产品质量的竞争,没有产品质量,我们的企业就很难跻身世界市场之林。国际社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符合国际上对产品质量的标准要求。
    虽然我们国内有大量的关于产品质量的立法,但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还不很完善,国内法律实施环境也有很多的缺陷。在执法环节经常出现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这就会造成违法者成本太小,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现象发生。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每一个市场经济的主体既是参与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不但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而且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有时,还要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来解决相关纠纷,比如律师、鉴定机构等。
    产品质量的监管机关也肩负着监督责任。新闻媒体等组织也要发挥监督作用。中介机构可以提供支持服务。产品质量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也是道德、法律、社会共同涉及的领域。只要全社会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我国的产品质量就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