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甘肃省>>

天水市食品监管工作扫描

2006-02-21 10:08: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下发后,天水市质监局把履行食品卫生监管职能、确保食品安全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食品监管的新途径、新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政府:挺起监管的“脊梁”

   天水市质监局法宣科科长张引强告诉记者,全省食品加工业整顿工作会议召开后,该局领导立即向市委、市政府进行专题汇报,并成立了以市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指导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之后,天水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对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市政府下发了《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食品生产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天政办发〔2005〕77号),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市长张广智、副市长杨维俊亲自带领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有关食品加工企业,现场检查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同时,作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的政府部门,天水市质监局也及时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质监局长会议精神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和《全市食品企业巡查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纪要》等文件,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措施落到实处。据张引强介绍,该局食品监管的经验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了“四位一体”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制度:一是依托辖区打假责任制,建立了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做到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二是积极探索试行了食品企业分类监管模式,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分类监管;三是建立了质监联络员制度,全市聘请的96名质监联络员目前已经上岗;四是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进一步明确企业法人代表的责任。

日常监管:多管齐下

   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该局把监督检查当成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筑起了一道食品安全监管的“防火墙”。
   2004年8月,该局首次对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为216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点)建立了食品企业质量档案。2005年4月,该局再次对全市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包括食品小作坊),尤其是地处边远乡村的食品小作坊,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并逐户填写了巡查笔录,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档案,摸清了全市食品企业底数,。
   同时,该局把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的监督管理,坚持标准,做到成熟一户、受理一户、审查一户、推荐一户,保证了食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质量。截止目前,全市有44户食品生产企业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
   此外,该局进一步加大对无证企业的查处力度,责令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依法限期进行整改,并帮助企业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工艺、配置检验设备,确保食品质量稳步提高。该局还邀请有关食品专家开展“专家企业行”活动,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具体指导,并无偿为企业提供标准及各种质量信息,使企业及时掌握了本行业的发展动态,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该局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企业严把质量关。聘请国家注册质量管理审核员免费为60多户企业进行ISO9000标准知识培训,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除此之外,该局在食品监管中还积极开展各种打假治劣活动。以米、面、油、酱油食醋等“老五类”和肉制品、乳制品、酒类等“新十类”食品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切实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该局还在全市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食品整治“百千万”行动,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小作坊的监管力度,有效地净化了全市的食品安全环境。截止目前,该市质监系统已出动执法人员1072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经销企业936户,查处违法违规企业77户,涉案金额25.635万元,查获劣质葡萄酒193瓶、假酒1065瓶、“问题”大米17吨、不合格酱油1200袋、食醋4500公斤、劣质乳饮料2308件(箱),没收蜂蜜产品677瓶。

小作坊:点面结合 突出重点

   小作坊是食品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天水市质监局以确保质量安全为根本,以摸底建档为基础,以城乡结合部、村镇为重点,以区域监管责任制为依托,以证照资格为凭据,以巡查为手段,以代检代验为补充,以鼓励引导联营发展为基本思路,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模式。
   该局要求执法人员必须深入农村,深入城乡结合部,对食品加工小作坊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逐一建立档案,采取巡查、回访、定期检验、监督抽查等措施,严密控制小作坊的食品质量。对偏远地区的食品小作坊,无“三证”(即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被纳入辖区打假责任制范围,对方便群众生活、质量比较稳定的小作坊积极督促其限期办理相关证照,并依托质监联络员队伍加强监管。
   该局还积极与食品小作坊业主签订代检代验协议,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积极鼓励小作坊实行联营,加大帮扶力度,并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与小作坊合作,联合建立食品检验室,履行产品出厂检验义务,极大地提高了食品安全水平。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