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检论文>>

食品小作坊监管重点在基层

2006-02-17 10:41: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食品小作坊规模小、数量多,大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及农村领域,且违法违规活动隐蔽性强,情况复杂,监管难度极大,但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到位,工作重点还是在基层单位。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对国内生产米、面、油、酱油及食醋五类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79%的企业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由此可见,中国虽然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化经济,但食品小作坊作为一种现实存在,也与其深远的历史根基有关。如何做好新时期食品小作坊安全监管工作,也越来更为人们所关注。
   首先是建立食品“质量档案”。这就要求我们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尤其是基层局)进乡、进村、进小企业,挨家挨户登记注册,摸清本辖区内小作坊的数量、所加工产品的类别、规模和质量状况并逐一建立准确的质量档案,对其实施动态管理。
   其次是与小作坊签订《目标责任书》和《质量承诺书》。即在建立质量档案的基础上,食品小作坊要逐一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和《质量承诺书》,明确承诺不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且不违规生产操作。签订责任书意味着,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一旦违反自我的民事担保,必须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最后是建立食品区域监管责任制。近几年来,好多基层局在区域监管、日常抽查和监督抽查等制度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出许多新的监管方法和监管模式。如山东省齐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将全县14个乡镇、1010个自然村划分为三个监管责任区,每村设一名食品质量监管员,协助质监部门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监管。同时,该局加大执法力度,对一些“三无”(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企业坚决依法取缔。对于农村及偏远地区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决不颁发生产许可证,考虑到当地老百姓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求,我们允许其存在,但也要加强监管,严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