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检论文>>

说说企标制定工作中值得注意的三个问题

2006-02-16 07:3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企业标准作为企业生产的重要技术资料,在规范企业生产工艺、保证企业产品质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民营企业的蓬勃兴起和企业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企业产品标准(以下简称企标)的制订也进入了一个空前繁盛的时期。客观地说,企标制订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提高我国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促进市场经济繁荣起了切实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尽管企标制订工作开展得成效卓著,却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问题之一是企业标准制订过滥,致使信息资源重复和众多产品标准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企业制订产品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拥有规范可行的技术指导依据,以便在此基础上尽快实现产品的投产上市。但由于目前标准管理和宣贯工作尚不完善,所以常会出现虽有可执行或可参考执行的标准,却因标准储备不足或信息查询手段落后而无法找到的现象。这个问题在国标上稍轻,而在一些行业性标准和众多企业标准上则表现得较为突出。每当这种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就是企业制订自己的产品标准。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企业标准制订过滥,从而导致信息资源重复和产品标准参差不齐。
   问题之二是制订企业标准时要求过低,不利于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就常规来说,企业在制订自己的产品标准时,一般不应低于同类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只有这样才符合以标准促进产品质量的目的。然而,一些企业由于自身的技术、设备等工艺基础薄弱,所产产品质量难以达到同类产品的国标或行业标准要求,为应付职能部门的检查,确保产品进入市场流通,有些企业就干脆制订自己的产品标准,而且尽力把标准要求放低到自己能承受的水平。而这种颇有“量体裁衣”意味的做法,却导致了大量低水平企标的出台。
   问题之三是有些企业标准是有名无实的“空城计”,不仅起不到规范产品质量的作用,还给企标制订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勿庸讳言,当前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制订标准的目的并不端正,加上一些标准制订、管理机构在工作上存在纰漏,致使有些企业标准唱起了有名无实的“空城计”。翻开此类企标,你根本找不到产品的关键性指标内容,就是最普通的技术指标也不过列了那么有限的几项。一看就知内容空洞,不符合标准规范。更有甚者,有的企业仅仅在标准管理机构备了个标准代号,却并没有真的制订产品标准,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进入市场流通。这种产品的外包装上堂而皇之的印着企业自己的产品标准代号,可假如你想了解一下标准内容的话,却根本无法找到标准文件。
   上述三个问题的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像企业本身对标准制订认识不正确,标准管理、查询工作存在不足,一些标准管理机构工作机制不健全、导致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责任心等等。但无论如何,都说明企标制订工作还确实存在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唯其如此,才能使企标制订工作真正起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促进商品经济繁荣的积极作用!撰稿:王福德单位:山东省沂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电话:0539-2232972邮编:276400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