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质监局白银分局的质监人员在调阅档案中发现,白银一磷肥企业使用的起重机械属于特种设备,超过了检验期限还没有申请检验,于是立即发出《安全监察意见书》,督促企业尽快检验。其实,像这种提前提醒服务只是白银质监分局打造服务质监的一个方面。今年以来,该局深入开展了“以人为本、热情服务、文明执法、创新达优”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全局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把人性化的服务融于行政执法过程中,形成了“在把关中热情服务、在服务中严格把关”的互促互动局面。
主动服务 让企业知情而倍感温情
如今,白银质监分局干部职工已牢固树立了“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的思想。该局运用工作人员去向告知牌、政务公开栏等方式,大力实施政务公开,让前来质监部门办理有关业务的服务对象“一看就明、一查就清、一办就成”,实现了职责透明、首问负责、办结期限等的“阳光作业”。
为规范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该局明确提出了对服务对象的“三个一样”目标,即本地人与外地人一样,陌生人与老熟人一样,找人办与自己办一样。白银质监分局这种公开政务、透明职责,让企业和群众知情的做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去年,该局被白银区人民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被市直机关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等光荣称号。
食品安全监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质监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白银质监分局根据当地实际,对8家没有条件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小榨油坊引导其转行,改为粮油经销店,既解决了无证生产的问题,也为行政相对人找到了生活的出路。同时,该局采取不定期巡查、回访等措施,针对落实整改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方案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既保证了行政处罚的落实到位,又防止了企业再次发生违规行为。如白银某榨油厂出售未经沉淀的植物油,被责令整改后的第二天,该局派专人到企业现场办公,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使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白银质监分局罚得他们口服心服,帮得他们心悦诚服。
白银质监分局执法人员在工作中发现,由于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容易发生“无主观故意”违法行为。为此,该局把不定期巡查、回访范围扩展到辖区所有生产加工企业,了解行政相对人执行“责令整改”处罚的情况,巡查重点主要针对落实整改措施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进展情况。
创新达优,让行政相对人感受到温情
到目前,该局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服务38人次,帮助 15家企业解决了难题。寓服务于执法在通情中提高执法效果一次,白银质监分局执法人员在辖区某水泥企业检查时发现,其生产的每袋装水泥重量不足。在对该企业进行处罚后,该局并没有一罚了之,而是主动帮助企业查找原因。在查明因计量器具失准导致水泥重量不足后,该局工作人员立即与技量检定机构联系,很快对在用的所有计量器具进行了检定和校正。这种将服务寓于执法之中的做法,既使行政相对人知道了自己的过错又感到执法人员通情达理,从而提高了质监部门的执法效果。
为确保依法行政,真正达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白银质监分局及时提出了执法型服务的新思路,全力推行执法责任制,力求避免只注重亲情化、人性化服务,而忽视法制化、集约化管理的倾向。在强化服务、规范执法中,该局要求执法人员正确处理执法与企业、内容与形式、质量与效率、标准与个性等之间的关系,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带着感情在监管中服务,在服务中把关。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拉近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距离,使质监部门与企业之间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此外,该局规定,从2005年 1月起,凡是招商引资企业需要办理的各类手续,工作人员一律上门服务,并在短时间内办结。通过为招商引资企业开辟的“绿色通道”,该局今年已帮助5户招商引资企业办理了所需手续。该局的主动帮扶服务和提前提醒服务等特色服务,让许多企业在办理代码、条码、质量认证等事项中受益。据统计,该局全年共帮助110家企业办理了组织机构代码证,帮助120家企业通过了代码证年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