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青海及省内兰州等地的蔬菜市场上,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无公害蔬菜基地生产的大葱价格翻了一倍还供不应求。这是陇西县农业生产标准化带来的市场效应。标准化已成为陇西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陇西县的农民多年来按老辈经验与土地打交道,生产的农产品效益不高。
近年来,按照新阶段农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的要求,该县从农资市场清理整治入手,狠抓无公害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不断加快了全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进程。
据了解,在抓好农产品安全检测的同时,该县全力开展农资打假护农活动。去年,陇西县南安农贸市场每月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显示:去年共检测26个菜种1020个样本,合格率达到94.6%。在农资市场大检查中,该县共出动执法人员600多人次,全面排查了190户农资经销点,依法查扣各类剧毒农药52公斤,取缔无证经营的个体摊点15个,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000多元。同时,在春播和秋播期间,该县举办培训班50多期、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万余份,播放电视专题讲座10期。
在狠抓无公害标准化建设中,该县还印发无公害标准化操作规程“明白纸”10万多份,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顺利通过省上验收,大葱、马铃薯两个农产品通过全省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这都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
目前,陇西县已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07个,示范面积36万亩,其中中药材示范基地8个,示范面积8.4万亩;洋芋基地90个,示范面积24.1万亩;蔬菜基地2个,示范面积3.5万亩。同时,该县还建成中药材GAP示范基地8个,示范面积6.1万亩;专用脱毒薯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4.5万亩。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