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检论文>>

得标准得天下

2006-01-13 09:03: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早在50年代,我国在对前苏联偿还债务时,苏联对我们的苹果用一个固定的“圈”套,苹果太大太小都不行,唯有刚过“圈”才要。当初我们认为太苛刻了,今天在繁华的大超市,洋水果为啥一枝独秀,且身价不菲?这是因为洋水果无公害,符合国家标准,而苏联的“圈”套苹果是要求标准统一,追求高质量的表现。
   我国切削工具中的麻花钻头,过去按老标准生产时10个的使用寿命抵不上日本的1个,不得不大量进口,后来采用ISO标准的参数系列及国外先进标准的性能指标后,提高了质量,由进口转为出口。我国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化,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平等竞争,要想在市场取胜就必段有好的产品,而其前提就是必须有高水平的标准。
   以往国内销售是在有保护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旦失去保护,则难以阻止高质量的国外的同类产品大量涌入,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常用标准作为技术避垒,使我国一些出口商品屡遭索赔,或被压级、压价、退货、甚至被销毁。
   2005年9月,商务部、质检总局、国家认可委及国家标准委四部委主要负责人齐聚北京华侨大厦,共同求解对外贸易中已无法回避的一个严竣的课题——中国出口企业正在遭遇来自发达国家标准壁垒的狙击。如出口的纺织品,我国标准中许多检验项目都没有规定,而国际市场上对耐燃烧抗静电以及对人体有害物质含量都有检验标准,为了同国际市场接轨,就必须制定出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又如洗衣机噪音标准导致中国市场20%洗衣机被迫退市、能效等级标识使中国上千万台白色家电面临巨大压力……
   面对现实,我们不能有丝毫停滞,半点固步自封,中国产品要想走出国门,必须实实在在的抓好产品质量。有高水平的标准,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是不怕竞争的,企业的领导们应抓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在标准水平上下功夫,以最快的速度缩小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让我们的产品大踏步地走向世界,以实现国家经济的全面振兴。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