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是甘肃甘谷县实施国家级辣椒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的第二年。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甘谷县全民动手,齐抓共建,从生产流程和市场销售入手,狠抓了标准制定、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宣传、标准化业务培训以及示范区建设和农业投入品管理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圆满完成了既定阶段性目标任务。
据了解,甘谷辣椒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主要在两个区域实施:一是以大像山、磐安、新兴、六峰等四镇为主的自流灌溉种植示范区;二是以安远、礼辛、金山、八里湾、武家河等五乡镇为主的小溪灌溉和地膜覆盖种植示范区。示范区建设共涉及全县11个乡镇3.572万农户,其中磐安、新兴、安远等重点乡镇示范区面积达到1.2万亩左右,占示范区总面积的58%左右。05年,县上千方百计落实配套资金100万元,对辣椒种植农户进行直接补贴,增强了农户种植辣椒的积极性。据统计,全县共完成辣椒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2.08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4% ,辣椒总产量达到4808吨;在示范区内推广种植甘谷优质七寸红辣椒1.2万亩,良种率达到了100%;加工无公害辣椒制品512吨,占计划任务的114%。
自项目实施以来,甘谷县及时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农业、科技、质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甘谷县辣椒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和以县质监局为牵头单位的项目实施小组,并把辣椒标准化示范推广工作作为相关领导目标责任考核的一项指标。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面积落实、物资配套、贷款投入等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汇报会,每半年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各成员单位根据辣椒栽培规程和农药、化肥使用准则及辣椒加工企业有关生产标准,在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质量监督检查,确保按规程栽培,按执行标准加工。项目实施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深入第一线蹲点抓落实、抓推广、抓培训、抓技术操作。为提高种植户和生产加工企业对辣椒标准化的认识,项目实施小组通过印发科普资料和广播电视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开展辣椒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大力营造舆论氛围,增强科学栽植、标准化管理意识。
同时,农牧和质监部门在农村巡回宣传和培训,共印发辣椒栽培技术规范及知识资料45656份,科技咨询163期,咨询2062人(次);共举办20期培训班,培训56000人(次),其中农民技术员530人(次),农业种植户47200人(次)。在确保示范区建设质量方面,甘谷县在认真抓好《甘谷县辣椒栽培技术规程》的基础上,把业务培训与办示范点相结合,把单项技术与综合技术相结合,组织实施了《甘谷县无公害辣椒农药使用准则》、《甘谷县无公害辣椒化肥使用准则》和《甘谷县无公害辣椒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并逐步建立了生产示范基地档案化管理,从而突出解决了以前辣椒生产中存在的农药施用不当、化肥施用过量等实际问题,使示范区种植户安全用药、合理施肥、科学管理已逐步成为自觉行动。
为大家劣质产品,甘谷县还着力营造项目顺利实施的外部条件,加大了对全县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该县全力落实辖区打假责任制,15个乡镇各确定具体责任人,并聘请乡镇司法员为质监联络员,建立了举报网络。同时,结合“进百村、入百户、抽百样”活动,质监、工商、公安等部门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打假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介绍购置优质农资、识别判断假冒伪劣农资的常识,有力地保证了辣椒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在农资专项打假中,该县共出动执法人员539人(次),检查生产经销企业68家(次),门点78个,查获假劣化肥295吨,问题农药879盒,假冒农膜117捆,涉案货值达8.7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