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质量毛病不少 服务质量问题不少
近日,青岛市某研究所王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在四方区住所附近的某健身俱乐部办了张会员卡,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健身馆里的器械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尤其是跑步机,启动后传送带并不是顺着运动的惯性向后,而是与跑步的方向相反,向前冲,很容易让人的身体失去平衡。王先生曾多次向教练反映,但都被一句“没事儿”给搪塞过去。
为了全面了解青岛市健身市场,记者走访了多个大、中、小型健身场馆。从直观上看来,除洗浴场所、美容美体中心的健身部门外,市场上有融合了器械、跳操、瑜伽等多种健身项目的综合健身俱乐部,会员年卡一般在500元至10000元左右,也有内容集中、针对性强的女性健身房,还有大部分年卡500元~600元的主打“大众”牌的中小型健身房。对于青岛市健身市场档次等级状况的划分,该市体育协会主席刘志成介绍说,由于青岛市还没有制定地方法规对体育市场进行约束和管理,市场经营状况比较混乱,存在低价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健身场馆设施落后影响服务水平、健身方式不科学影响健身效果等问题。
按照国家有关体育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健身俱乐部的场馆环境及配套建设、健身器材质量、教练资质、服务水平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而问题恰恰出现在这些方面。一些中、小健身俱乐部为了同大型俱乐部争夺客源而采取低价竞争手段,价格越低、服务越差,服务越差、价格就越低,形成恶性循环。虽然业内健身俱乐部建设还没有统一标准,但其硬件、安全、卫生等都应该达到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强制性标准。刘志成表示,健身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全民健身方针的贯彻落实都具有进步意义。青岛市亟待出台地方性法规,以规范健身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