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辽宁省>>

青岛亟待规范健身市场

2005-12-15 06:42: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器材质量毛病不少  服务质量问题不少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健身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但是,一些不和谐之音也随之而来。
   近日,青岛市某研究所王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在四方区住所附近的某健身俱乐部办了张会员卡,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健身馆里的器械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尤其是跑步机,启动后传送带并不是顺着运动的惯性向后,而是与跑步的方向相反,向前冲,很容易让人的身体失去平衡。王先生曾多次向教练反映,但都被一句“没事儿”给搪塞过去。
    为了全面了解青岛市健身市场,记者走访了多个大、中、小型健身场馆。从直观上看来,除洗浴场所、美容美体中心的健身部门外,市场上有融合了器械、跳操、瑜伽等多种健身项目的综合健身俱乐部,会员年卡一般在500元至10000元左右,也有内容集中、针对性强的女性健身房,还有大部分年卡500元~600元的主打“大众”牌的中小型健身房。对于青岛市健身市场档次等级状况的划分,该市体育协会主席刘志成介绍说,由于青岛市还没有制定地方法规对体育市场进行约束和管理,市场经营状况比较混乱,存在低价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健身场馆设施落后影响服务水平、健身方式不科学影响健身效果等问题。
    按照国家有关体育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健身俱乐部的场馆环境及配套建设、健身器材质量、教练资质、服务水平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而问题恰恰出现在这些方面。一些中、小健身俱乐部为了同大型俱乐部争夺客源而采取低价竞争手段,价格越低、服务越差,服务越差、价格就越低,形成恶性循环。虽然业内健身俱乐部建设还没有统一标准,但其硬件、安全、卫生等都应该达到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强制性标准。刘志成表示,健身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全民健身方针的贯彻落实都具有进步意义。青岛市亟待出台地方性法规,以规范健身市场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