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河北省>>

永年大蒜未检出农药残留超标

2005-08-04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河北永年大蒜有毒事件”终于有了权威结果。国家农业部、天津市质量监督检测站等权威部门随机抽取了33组永年大蒜样品,检测结果表明:“永年大蒜未检出农药残留超标,所抽检产品全部合格”(据今年6月14日燕赵都市报)。
    “毒蒜”事件源于一篇题为《河北毒蒜祸及京津沪———无公害大蒜用剧毒农药浇灌》的报道。此消息被一些网站和报刊转载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导致许多与永年县有业务联系的商户暂缓洽谈和签订合同。尽管权威部门为永年大蒜正名,但要想迅速挽回全部影响,却不大容易。时下“有毒”报道和“流言”不少,如毒油、毒菜、毒大米、毒木耳等等。虽然相关管理部门实施了类似于“严肃查处”、“权威正名”等补救措施,但在一些地方,类似“有毒”流言以口头方式广泛流传,导致有些地方出现百姓“这也不敢买,那也不敢吃”的现象。
    时下,正是西瓜等瓜果热销之时。可几天前,笔者在一家大网站上,却看到一篇《一位良心发现后的西瓜经营者自揭黑幕》的帖子。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原来那些色泽鲜红、甘甜可口的西瓜,有许多是被经营者注射了色素和糖精水的假西瓜。”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家网上看过这个帖子,他们会不会对所有的西瓜心存恐惧而不敢购买呢?再说永年毒蒜事件,政府部门迅速检测、辟谣,这些补救措施当然值得称道。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只有加大力度净化消费环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消除流言产生的土壤,才是治本之道。
   “流言”的泛滥,不管是真是假,都反映出群众对食品安全和消费环境的担心,暴露出政府职能的缺位现象。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从转变观念和完善机制入手,大力转变政府职能,把净化消费环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群众的消费欲望被充分调动,国内消费需求才会持续上升,企业乃至国家整体自然才会健康发展起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