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大麦为禾本科,大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麦分为有稃大麦(又称皮大麦)和裸粒大麦两类。一般习惯上所谓大麦是指有稃大麦或称皮大麦;裸粒大麦因地区不同又称裸麦、元麦、米大麦或青稞等。我国栽培大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大麦起源于埃塞俄比亚和东南亚,我国西藏和四川西部地区已发现有野生大麦的踪迹,所以那里也可能是大麦起源中心之一。
2.用途:
大麦的用途很多,在青海、西藏地区是当地居民的主要食粮。沿长江一带则将麦粒磨碎和米煮饭或磨粉制成糕饼,在西方国家将麦粒切断碾成珍珠米或在生长腊熟期碾成麦片,是西方人重要食物。大麦富含淀粉、糖类、氨基酸和淀粉酶,可制成酒精和酿酒,又是生产麦芽糖和酿制啤酒的主要原料,1kg优质大麦可产啤酒4~5kg。大麦还是良好的精饲料,大麦的饲料价值相当于玉米,其所含可消化蛋白质和赖氨酸等含量较高,猪的肥育后期掺喂大麦,可提高瘦肉率。
3.产销情况:
大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世界播种面积中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燕麦及黑麦,居第六位。主要产大麦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总产量以中国为最多。
我国大麦的栽培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占谷类作物的第四位,我国冬大麦的主要产区在长江流域一带,集中于江苏、湖北、四川、河南、安徽、山东、浙江等省;春大麦分布于北部寒冷地区或农牧区,包括东北各省、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及山西、河北、陕西、甘肃的北部。
我国近年来大麦生产呈下降趋势,而消费却逐年增加,使产需缺口拉大,93/94年全国大麦总产432.7万吨,消费574.3万吨。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为了平衡国内产需矛盾,进口大麦逐年增加,93/94年进口131.8万吨,96/97年增加到200万吨,预计97/98年将增加到225万吨。
4.籽粒的形态:
有稃大麦的内、外稃等长,外稃比内稃宽大,从背面包向腹面两侧,上有七条脉纹,顶端有芒或无芒,芒形为针状长芒或帽状钩芒。内稃位于腹面,其基部有一退化小穗轴,称为基刺,系穗轴的残留物,上有茸毛,其形状随品种而异,内外稃的外面基部,还有二片护颖,形细窄,向内弯曲,脱粒时有的随穗轴脱去,有的仍留在籽粒上,护颖的颜色较稃色稍浅,有稃大麦的稃壳约占籽粒重量的10%~25%,六棱大麦的壳重大于二棱大麦。
大麦籽粒形态与小麦相似,但较小麦扁平,两端稍尖,中间较宽,呈纺锤形,麦胚基部与粒面齐平,腹沟宽面浅,横切面不是心脏形。
大麦稃壳有白色、黄色和紫色,麦粒则呈白色、紫色、兰色、兰灰色、紫红色、棕色以至黑色。这些颜色主要是由于在大麦的稃壳、果皮、糊粉层或淀粉胚乳中存在着花青素或黑色素的原故。如果所有色素都不存在,则为白色。
5.籽粒结构:
大麦的籽粒由稃壳、果皮、种皮、胚乳和胚组成。胚乳有两种结构,粉质胚乳含淀粉多,蛋白质少,宜于作啤酒原料。角质胚乳含淀粉少而蛋白质多,宜于食用或作饲料。
6.类型:
大麦属包括近30个品种,但有栽培价值的仅有栽培大麦一个品种。根据大麦小穗发育程度和结实性不同,栽培大麦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1)六棱大麦:穗轴每个节片上的三个小穗都能结实,各个小穗与穗轴等距离着生,穗的横切面呈正六角形,故称为六棱大麦。麦粒小而整齐,含蛋白质较多,六棱皮大麦因发芽整齐,淀粉酶活力大,特别适于制麦芽。六棱裸大麦则多作粮食。
(2)四棱大麦:每节片上三个小穗都能结实,但中央小穗紧贴穗轴,两个侧小穗互相靠近,致使麦穗的横切面呈四角形,故称为四棱大麦。其穗形较稀疏,麦粒较大,但不均匀,蛋白质含量多。四棱大麦因发芽不整齐,只宜于作饲料,裸大麦可食用。
(3)二棱大麦:每节上仅中央能结实,侧小穗发育不完全,穗形扁平,形成两条棱角,故称为二棱大麦。二棱大麦为有稃大麦,其籽粒大而整齐,壳薄,淀粉含量高,蛋白质相应较少,发芽整齐,专门用来作啤酒原料。
7.质量规格:
(1)执行《出口大麦暂行标准》WMB18~60,品质条件:
1)外观及气味:外观正常。无异味、恶臭;
2)水分:不超过14.0%;
3)纯质:不低于93.00%;
4)杂质:不超过3.0%。
(2)加拿大大麦分级因素—最高限量,见表1—1—7:
(3)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签订的大麦合同,见表1—1—8:
8.化学成分:
水分14.0%,蛋白质11.5%,脂肪2.0%,糖类(可消化的)65.8%,纤维素4.3%,灰分2.4%。
9.检验:
进口大麦合同规定有检验方法的,按合同执行;合同未规定检验方法的,进口加拿大大麦按ZBB20005—85执行,进口澳大利亚大麦按原国家商检局发的《进口粮谷检验暂行办法》执行,进口美国大麦参照加拿大大麦检验方法检验。凡进口大麦应按GB2751-81、GB14935-94、GB4788-94、GB5127-98进行检验,并按操作规程做急性毒性动物实验。大麦系法定检验商品,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未经检验的不准销售、使用。
表1—1—7 加拿大大麦分级因素——最高限量
等级
损伤粒、腐烂粒和严重发霉粒
烧焦粒
石块
麦角
核盘菌
发芽粒
冻伤粒
脱皮粒和破碎粒
|
严重
轻微
|
加西1号
无
无
1K
0.05%
0.01%
无
实际上没有
5%
4%
|
加西2号
0.1%
无
2K
0.1%
0.01%
0.5%
2%
5%
5%
|
饲料1号
0.5%
无
3K
0.25%
0.01%
10%
无限量规定
破碎粒
|
15%
|
饲料2号
3%
无
4K
0.25%
0.01%
20%
无限量规定
30%
|
饲料3号
5%
0.5%
5K
0.25%
0.01%
无限量
无限量规定
50%
|
(此表中所用的字母“K”系指每500g样品中石块的粒数或与麦粒大小相当的碎石块数,脱皮粒和破碎粒应当在终点谷仓接货前或接货中检验。对终点谷仓、加工谷仓、中转谷仓交货的大麦里,脱皮粒和破碎粒掀限量如下:加西1号为5%;加西2号为6%。)
表1—1—8 进口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大麦合同质量指标
项目 国别
水分
(最高)
容重
(最低)
蛋白质
(最低)
发芽率
(最低)
脱皮/
破碎粒
(最高)
类型纯度(最低)
瘦小粒(最高)
饱满粒
(最低)
杂质
(最高)
千粒重(g)
|
加拿大
13.5%
620g/L
13.5%
95%
6%
90%
4%
75%
40
|
澳大 利亚
12%
700g/L
干态Nx
6.25
12%
95%
(2.2mm长孔筛下)4%
85%(2.5mm长孔筛上)
1%
40
|
美国
13.5%
600g/L
干态Nx
6.25
13.5%
95%
(2.0mm长孔筛下)5%
70%(2.4mm长孔筛上)
1%
|
10.包装储运:
大麦全部是散装进口,在卸货港装入散粮专用车或卸入立筒仓后再装车运往有关地区粮库。如使用其他车辆运输时,所用车辆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