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白肋烟属于茄科烟草属(Nicotiana),红花烟种(N.tabac-un)的一个类型,是淡色晾烟的一大类型。由于白肋烟的茎和叶脉呈乳白色,这与其他烟草截然不同,又从英语白朗郡(Burley)译音而得名。
白肋烟起源于美国俄亥俄州。目前全世界种植白肋烟的国家有近6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亚洲;年产1万吨以上的国家有美国、意大利、巴西、中国等十几个国家。我国自1956年才开始试种白肋烟,1956—1966年先后在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山西、黑龙江、辽宁、广西等省试种,以湖北试种较为成功,70年代初及以后又相继在四川、湖南、河南等省试种成功。
白肋烟的烟碱和总氮含量比烤烟高,含糖量较低,叶片较薄,弹性强,填充力高,阴燃保火力强,并有良好的吸收能力。白肋烟经加香处理后,保香性能特别好。由于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卷烟质量,改进风味。是生产混合型卷烟必不可少的主要原料。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
2.生育特性及调制特点:白肋烟与烤烟相比,生长势强,生育期短,一般为90—110天,叶片成熟集中,耐肥,比较抗旱而怕涝,抗逆性较弱,易受病虫害,遇不良环境条件停滞生长或生长较差,但抗风力较强。白肋烟属晾烟,调制必须在晾房里进行,利用空气对流使烟叶脱水、变色、干燥,内含物质同时转化。调制方法是将成熟烟叶挂在晾房或晾棚内晾干为止,晾制分三个阶段(即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晾制时间一般为40—50天,是白肋烟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
3.分组与分级:我国自1988年7月1日起实施白肋烟国家标准,根据烟叶着生部位,分中下部、上部二个组。根据叶片的成熟度、身分、叶片结构、叶面、颜色、光泽、长度、损伤度等外观品级条件划分出级别,中下部六个级,上部五个级,一个末级,共十二个级。
4.检验:按照GB8966—88《白肋烟》和行业标准《进出口烟叶检验规程》执行。其中等级质量按成交实物样品对照检验,以感观鉴定为主,其它如合同有特殊规定的按合同要求检验。
5.包装储运:按照GB8966—88《白肋烟》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