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全国政协委员张恒珍:感觉自己有点“强迫症”

2022-03-11 10:51:55 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张文礼

“我之所以这么重视产业工人培养,是因为我自己就是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产业工人。”采访张恒珍委员的时候,已经快晚上十点了。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茂名石化首席技师,张恒珍开口便不离老本行。“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今年全国两会上,张恒珍再次带来一份《关于推动新时代产业工人“转型升技”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关注加强技能培训,提升产业工人综合素质。

在她看来,加快开发培养高素质的产业技能人才队伍,成为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和紧迫问题。

“我们很多产品质量提不上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不够高。”履职4年来,张恒珍持续关注通过加强产业工人培养来培育更多大国工匠,助推质量强国的相关话题。

“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既是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张恒珍说,不能等制造业发展起来了,再去培养产业工人,要根据相关的发展规划提前谋划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加强相关的职业教育等。“人才培养还要做到一定程度的超前,不仅要有操作型人才,还要培育理论型人才。”她说。

“我感觉自己有点‘强迫症’。”说起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张恒珍说,对她自己和身边人来说,就是把任何工作都尽己所能做到最好,比如把设备参数调到最优,把过程损耗降到最低,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能。

让张恒珍感到欣慰的是,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对她的多项提案都给出了积极回应,相关工作得到大力推进。“履职这几年,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我们产业工人队伍的综合素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说到这里,张恒珍难掩兴奋。

“要让‘我要学’的人培训有门,达到‘进得来、学得会、用得着’的培训效果。”对于如何以训强技,张恒珍说,强化技能培训,首先就是要把培训送给最需要的人,推动形成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培训格局,建立职工培训体系,规范职业院校“基础型”技术技能培养教学方案,引导企业发挥好“天然实训基地”作用。

“我们要持续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助力更多产业工人实现由‘工’到‘匠’的蜕变。”张恒珍说,“质量提升没有上限,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也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中国质量报》【两会·代表委员专访】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四川青川:油菜花开 春景烂漫(组图 ...

  • 贵州之贵:在山水之中蕴藏着的"绿色 ...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帮助当地群众发展 ...

  • 山西省加快推动煤炭清洁化利用 推进 ...

  • 2022黑龙江省两极冰雪汽车拉力赛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