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承担科研项目达2000余项为企业节约成本超43亿元

2021-12-30 10:52:20 中国质量报

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优秀典型出炉

激活新发展引擎 提升核心竞争力

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承担科研项目达2000余项为企业节约成本超43亿元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一份关于34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阶段性评价通报,在产业界、政府部门以及学界引起广泛关注。

广泛关注的背后,是一张亮眼的成绩单:据统计,各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自批准筹建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00余项,新建计量标准900余项,研制各类计量测试设备13.9万台套,实现成果转化600余项,申请专利2200余项,起草各类标准和技术规范2500余项,服务企业4.5万余家,帮助企业节约成本超43亿元。

此次阶段性评价,是我国自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开展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工作以来,为全面了解各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能力建设、科研攻关和服务产业等情况,而首次开展的阶段性综合评价。此次评价还从计量测试服务、计量科技创新、机制运行管理3个方面评选出了表现特别突出的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优秀典型代表。

众所周知,计量是工业生产的“眼睛”。计量测试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与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息息相关,其作为鼓励类产业被列入国家科技服务业。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就是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为产业发展提供计量科技创新和计量测试技术服务。

回首发展之路,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成绩斐然,有力助推了我国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各方的积极性和关注度也不断攀升。

科技攻关 解决“卡脖子”难题

随着中国高铁逐步走向世界,提高高速列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为重要。如何利用技术优势,开展高速列车碰撞试验并获得可靠的数据,进行碰撞事故研究分析,是高速列车研究的难题。根据我国高速列车研制要求,高速列车碰撞试验对碰撞墙的撞击力达到8000吨,这已远远超出现有碰撞试验常用压电传感器的能力极限,是“无法突破”的技术瓶颈。在碰撞测试技术上占据长达30年垄断地位的瑞士奇士乐公司的现有产品中,也不具备相应水平的传感器系统。

国家航空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通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打破行业固有思维,成功研制出适用于高速列车碰撞试验的大量程应变式动态空间三维力值传感器测量系统,实现了瑞士奇士乐公司压电式传感器的国产化替代,而且首次用于现场动态冲击试验,打破了国外公司对碰撞领域30年的技术垄断,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国产化替代方案,为我国高铁的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近年来,以国家航空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代表的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针对前瞻性计量测试技术、产业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等开展科研攻关,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提升了计量先行引领能力。如国家航天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围绕空间站、卫星、飞船空间计量问题,攻克了空间交会对接放电效应防护技术、真空等离子校准技术等120余项关键技术,为嫦娥系列卫星、天宫一号空间站等航天器的成功发射和正常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在产业实践中,专用测量方法空白、测试设备缺失,是阻碍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问题。面对产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量值控制手段缺失等问题,各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积极开展多参数、在线、远程、原位综合校准技术以及微观量、复杂量、极端量等参量的准确测量难题研究,共起草了国际标准16项、国家标准649项、行业标准393项、团体标准74项、企业标准1020项,有效解决了计量测试方法的一致性问题,促进了质量基础设施要素的互联互通。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主导编制两项SEMI标准,填补了光伏组件检测方法的国际空白,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针对海工装备大型曲面现场、快速、精准测量与校准难题,研制了具有高精度电源扫描、自动数模匹配功能的大型曲面测量仪器,提升了海工装备业的制造水平。

融入产业 提升支撑服务水平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催生产业重大变革,不断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也给计量提出了许多新需求、新挑战。特别是2018年,世界计量迈入量子化时代。新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将应运而生,这对于我国的科技强国建设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变道超车”机会。对于我国产业发展而言,“这是200年来,中国工业基础技术第一次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因此,如何将计量融入产业,成为近两年各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思考最多的问题。国家平板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以服务显示产业为重点,在如何将计量技术融入到全产业链、全溯源链、产品全寿命周期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他们面向包括上游材料企业、中游模组企业、下游终端产品企业,提供计量、标准、测试、检测认证等一体化质量技术服务。

该中心先后与京东方、天马微电子、龙腾光电、维信诺、华东光电等国内平板显示龙头企业保持合作,就产业在计量测试技术上的难点和问题进行课题攻关,重点解决直接关系产品质量的量值溯源难题、测试技术难题和数据应用难题。中心通过研制新型校准装置、新型测量装置、制定个性化测试方案,为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质检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填补产业计量测试手段的空白。如研制显示器件亮度、色度、响应时间、闪烁率等在线校准装置、研制室内照明统一眩光值校准装置、研制近眼显示器件测试装置等。通过研制新型校准装置,实现在线、动态和系统校准,保障关键参数测量结果量值的统一;通过研制新型测量装置,填补产业测试手段的空白,帮助企业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进行有效质量控制。同时,积极对接服务企业研发,面向研发过程中要求高、难度大、过程复杂等测试需求,定制个性化测量解决方案,如车载、机载显示屏测试方案,曲面屏测试方案,触控屏测试方案,AR显示器件测试方案等。


高速列车-转向自动化生产线

据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已建立产业所需的光度、色度、辐射度、几何量、材料特性、环境与机械、电磁参数等计量标准装置,可提供完整的量值溯源途径和检定校准服务,具体包括设计研发阶段的性能测试和标准化,生产制造阶段的计量校准和市场销售阶段的检测认证等。目前,已为产业链上500余家重点企业解决了生产量值不统一等难题,为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此外,不少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还改革计量服务模式,加强“互联网+”与5G技术的应用,努力使计量检测智能化、测量数据数字化、数据管理网络化、数据应用平台化,积极打造智慧计量服务平台。如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各类环境感知系统精准测量的需求,开展毫米波雷达、图像识别摄像头、激光雷达、高精度GPS、北斗等系统关键参数的性能测试和评价,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行驶、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创新机制 夯实基础保障能力

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由于其定位准确,成效显著,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各地政府在政策对接、实验室建设、设备购置、项目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为更好地发挥中心服务产业功能提供了强大动力。江苏省政府、山东省政府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明确予以一次性资金扶持;国家电动汽车电池及充电系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得深圳市政府1.3亿元资金支持;国家生物技术药物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国家物联网感知设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分别入驻高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由政府提供场地、环境和设备支持。

在外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各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也不断激发自身内生动力。据统计,有30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设有专职运行机构和人才队伍开展产业计量相关工作,建立机构精简、职能整合、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如国家航天动力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设置中心管理机构和技术委员会,负责中心运行和重大技术决策,打破传统计量机构设置的惯性思维,形成了中心牵头策划、企业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全产业链计量测试服务能力和产品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能力。

此外,有20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成立了产业联盟、18家建立了联合实验室、25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他们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汇聚各方力量,探索和建立计量协作机制,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量技术服务。

计量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更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产品”“中国服务”“中国质量”要更加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离不开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的助力。在当前国际单位制变革带来的非常好的“飞跃”机遇下,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建设必将提速,激活中国产业新发展引擎。

背景链接

自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开展了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建设工作以来,我国已批准筹建了44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其中15家已通过验收正式成立。

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总体呈现建设主体较为多元、分布区域较为集中、覆盖范围较为广泛的特点。

从建设主体看,目前,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依托市场监管系统内计量技术机构建设的有29家,约占总数的66%;依托部门或行业所属企事业单位建设的有15家,约占总数的34%。依托市场监管系统内计量技术机构建设的中心,其中有13家依托省级计量技术机构建设,有16家依托市级计量技术机构建设;依托部门或行业所属企事业单位建设的中心,有10家依托中央企业所属企业单位建设,有5家依托其他企事业单位建设。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既包括市场监管系统内省级和市级计量技术机构,发挥其作为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主力军的作用,也包括自身就在各个产业中的计量技术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直接为产业提供计量测试服务。

从地域分布看,目前,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覆盖全国16个省级行政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经济发达省份和沿海地区,与目前国家各类产业集聚区的范围大致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山东、江苏、广东和浙江省(市)共有31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占总数的70%,精准对接上述省市范围内产业集聚区的计量测试需求。还有16个省级行政区(不含香港、澳门)未批准筹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从产业类型看,按照《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议指导目录》的9个产业领域33个产业分类统计,目前,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已覆盖其中9个产业领域18个产业分类,占55%。其中,排在首位的是装备领域,共19家,占43%;次位是能源和新材料领域,共12家,占27%;第三位是传统行业领域,共4家,占9%。装备领域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能源领域主要集中在核电、煤电、光伏等领域;新材料领域主要集中在磁性材料、其他功能材料;传统行业领域主要集中在煤化工和机械制造等。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计量测试需求旺盛,产业发展计量测试瓶颈较多,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集中在上述领域。近期,传统产业由于产业升级换代和攻克“卡脖子”技术的需要,对计量测试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所属行政系统分布图


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所属领域分布图

(本稿件由本报记者史玉成采写)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江西省于都县市场监管局深入乡村开展 ...

  • 连云港市海州高新区新浦工业园内工人 ...

  • 带你欣赏烟台长岛冬日温润的美

  • 安徽陶铝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车 ...

  • 带你认识(0.2~30)m/s空气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