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重阳日就菊花——有关九·九重阳节的习俗

2015-10-16 07:59:44 中国质量新闻网

秋色  张守涛 作

    □ 张守涛

   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有几个月份和日期是相同数字的日子,长期以来被人们认为是个节日,或者是个约定俗成的值得纪念的日子,例如正月初一、春节;二月二日,龙抬头;三月三日,踏春,踏青;五月五日,端阳节,也叫端午节、重五,是纪念屈原的日子;七月七日,七夕节,是妇女的乞巧节,现在被当作中国人的情人节(我以为,这个做法有点牵强,牛郎织女的故事很浪漫,但两地分居,一年才见一次面,也未免太凄惨了些);九月九日是重阳节,这个节和三月三的踏青相对,也叫踏秋、辞青,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春游、秋游的意思。

   现在,我国已经把重阳节确定为老人节,这从历史渊源上讲,其实唐代就有这个说法。“九·九”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其中讲了一个故事:“东汉时方士费长房与汝南桓景讲,他家九月九日有灾,宜登高饮菊花酒,系茱萸,祸乃可消。”桓景照作了,第二天回到家中,果然看到鸡犬牛羊都暴死了。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消灾祛邪的日子。这一典故在其他史籍中也有类似记载。

   “九”古人认为是阳数,月和日都是九,故曰重阳。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逐渐演变为老人节,我想这和九是阳数,是最大的数字有关系,九·九重在一起,自然是大中之大、阳中之阳了,同时“九”和长久的“久”又是谐音字,自然又有了长久、长寿的意思,所以到了唐代就有老人节的提法了。而要长寿就得健康,要健康就要驱除邪气,消灾祛邪的风俗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重阳节的叫法很多,按日子说叫重阳节、重九节;按风俗说又常常被人称为,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老人节等。

   历史流传下来的重阳节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但以下几种习俗和活动还大体相同。例如登高,几乎各地都有,因为登高寓意着,步步登高、健康长寿,很多地区的人在这一天都要全家一起去登高,爬山。饮菊花酒,更是极为普遍,因为菊可以祛寒、祛毒。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药材,本草纲目记载,可以祛邪气寒热,行气破结,兴阳道,添精髓,暖腰膝,久服可轻身,明目强力。古人认为身上插上茱萸可以祛一切邪气,恐怕就是根据它的这些药性来的。有人认为茱萸就是艾蒿,我觉得不对,因为本草上把艾和茱萸分为两个条目,可见还不是一种植物。放纸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筝,我想一个是因为放风筝也是健身的方法,要健康就要常锻炼嘛,另外也还有一层升高的意思。吃重阳糕,所谓重阳糕各地也不相同,有花糕、发糕、五色糕、金钱糕等,但无论什么糕都是取与“高”字同音,也是步步登高的意思。赏菊花,戴菊花,菊是秋天才开花的,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又与梅、兰、竹并列为四君子。菊花被人们称作延年益寿的花,有很多画菊花的中国画作品都是题为“长寿”,齐白石有一幅作品就题为“延年益寿”,画的就是菊花。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些特殊的风俗也和重阳节有关,例如,山东有的地区要在这一天喝萝卜汤,也是为了行气祛病;安徽有的地区要把菊花挂在门上,意为迎山神;福建有的地区要在这一天吃毛豆;南方有的地方还要在这一天祭灶等。但无论有什么风俗,总是与驱邪祛毒,健康长寿等有关系。

   唐代以后,重阳节逐渐成为文人雅士聚会饮酒,赏菊吟诗的日子。历史上吟咏重阳节的诗很多,以登高、饮酒、赏菊的最多,有很多流传下来,至今仍是被人传颂的千古名句。最著名的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还有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清照的《醉花阴·九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但这些诗都不免有些伤感,我最喜欢的还是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毛泽东的词《采桑子》两首。孟浩然诗中最后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说的是老朋友把他请到家里,又杀鸡又做饭,面对着窗外的园子和晒场,喝着酒拉着家常。我们通过诗人幽默、形象的语言感受到了朋友间的融洽和友谊,诗人的幽默使诗句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大大加深了。毛泽东的词《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更是充满了乐观主义和积极向上的情感。这两首诗不但语言优美而且充满了幽默乐观的情愫,很耐人寻味。

   历代画家们在画菊的作品里,很多题跋也会提到重阳节。明代徐渭在他的花卉图卷中就题有:“忽报街头糕五色,西风重九菊花天”的句子。清代吴昌硕在一幅菊花图上也题诗曰:“荒岩寂寞无俗情,老菊独得秋气清,登高一笑作重九,挹赤城露餐落英。”

   重阳节不只中国人过,在韩国、日本国等国家也有这样的风俗。例如韩国重九这一天要吃花煎,放风筝,日本人要吃茄子、栗子饭,祭菊花。由此可见重阳节风俗的广泛影响。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