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山寨饮料:让你占小便宜“喝”大亏

2015-03-13 10:12:44 中国质量新闻网

假劣产品屡禁不绝 企业打假防不胜防

山寨饮料:让你占小便宜“喝”大亏

广西南宁执法人员查处的劣质饮料。 陆波岸 摄

    □ 本报记者 张文礼

   在饮料摊明明买的是“康师傅”饮料,可是喝了一大口后觉得味不对,仔细一看,居然是“康帅傅”,回去再找卖家,要不没了影儿,要不就绝不承认是自家所售。这种“坑爹”消费,让上当后消费者火冒三丈又无可奈何。

   近年来,各种山寨饮料层出不穷、屡禁不绝。尤其是在每年的夏季,由于天气炎热,饮料销量直线上涨,市场上时不时出现鱼目混珠的山寨饮料,如“康帅傅”、“旺子”、“营养抉线”、“汇原果汁”等。山寨饮料从瓶型、外包装颜色以及字体来看,都与品牌饮料高度相仿,如果不逐字查看,很难辨别出来。

    山寨饮料层出不穷

   有小商贩向记者透露,山寨饮料与正品饮料的零售价差别一般在0.5元左右,但进货价却非常便宜,一般比正品的一半还低,零售商获利的空间很大。比如夏季销量不错的康师傅绿茶,批发价一般每瓶在2.2元左右,而仿冒其品牌的饮料每瓶进价还不到1元。

   目前,在一些城乡接合部和偏远地区,一些小型饮料厂利用一台设备、简单的工艺,就可以随意生产各种山寨饮料。而购买这些山寨饮料的消费者,大多品牌意识不强、文化水平不高,对产品价格很关注。

   眼下,由于监管部门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部分山寨饮料的“栖息地”已经从传统的摊点、超市等地转战到网络上。与此同时,传统方式的销售并未偃旗息鼓。

    正规品牌深受其害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熊必琳介绍,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一直保持总体平稳较快发展,去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为6.31万亿元,同比增长25.2%。

   那么,山寨饮料年产值又是多少呢?一项调查表明,假冒伪劣产品一般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左右。

   正品饮料企业深受被仿冒之害,势必会举起维权之剑。而现实情况是,企业维权成本较高。记者了解到,包括娃哈哈、康师傅、汇源等在内被仿冒严重的知名企业,每年也都要花费巨资进行维权。

   知名饮料品牌露露公司品牌维权部的一名工作人员此前曾向媒体表示,山寨饮料对知名企业的销量、品牌形象冲击很大,影响非常恶劣。以河北石家庄地区为例,露露每年有两亿元的销售额,而“山寨露露”在这个地区的年销量至少占到10%。他们经常在市场上发现10多种和露露外观极为相似的产品,公司每年都要花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维权。

    莫存贪便宜心理

   既然山寨饮料既非正规厂家生产,也没有合格的授权许可,但为什么依然在部分地区畅销呢?一位女商贩给出的答案是:这种产品价格低,消费者图的就是便宜。

   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在临时摊点上购买饮料时一定要谨慎,除了有可能买到山寨饮料之外,一些临时摊点不具备饮品冷藏保鲜要求,饮品易变质。再加上摊点流动性强,事后维权很难。

   据执法人员介绍,不法分子欺骗消费者的伎俩还是老一套,要么标识不清,要么玩文字游戏。一般情况下,“傍名牌”的厂家会把外包装做得与名牌产品相似,但是在一些细节上肯定会不一样。仿冒产品的包装会比较马虎,字迹往往会比较模糊,或者是相差一两个字,一些标识也会不同,尤其是外文标识,消费者只要在购买时多看两眼,一般都能避免上当。

    维权建议

    侵权举证面临难题

   记者了解到,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由此可知,山寨饮料本身就是违法产品。

   有业内人士表示,按照知名商标侵权“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举证的责任人必须是商标权利人,备齐申请书和举证材料。举证材料包括:证明是知名商标的举证,需要从广告占有量、市场占有力、产品销售量等方面举证,同时举证被仿冒品与其他正品的雷同性,要求必须是多处雷同。但企业面临的尴尬则是,对于“多处”的数量规定,目前我国并无明确标准。同时,由于网络隐蔽性强,给执法部门打击和查处带来了难度,在侵权行为认定上往往存在争议,当事人维权屡遭困境。

   专家表示,消费者在买到山寨饮料后,可与销售商进行协调退货处理。如果调解未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产品的生产者向消费者承担因产品质量不合格产生的相应产品责任时,必须满足产品具有瑕疵以及缺陷产品造成受害人损害的事实和缺陷产品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3个条件。同时,已经饮用后的饮料,若出现健康或者其他问题,还可请求精神赔偿。

   鉴于以上维权的难度和复杂性,专家提醒消费者,最稳妥的方法还是到正规超市、商场、便利店去购买酒水、饮料,并保留好消费票据,以便日后调查和维权。

    饮品外包装可辨真伪

   据执法人员介绍,饮品的外包装及商标非常重要,没有商标的饮料千万不要购买,有商标的要看是不是音同字不同,或者是字体相近,如“营养快线”与“营养怏线”,不能只注意外包装。

   同时还应重点检查生产日期、保存期。瓶装饮料的生产日期应看瓶盖处,如果是机打印码为主,字迹较清晰,则为正品。此外,看产地字母以及包装上的字体也是辨别真伪的办法之一。一般正品字体清晰,没有重影,瓶底有产地的字母标注,瓶身光洁,厚度均匀,瓶底收口较小。

    质量期待

    加大违法成本 营造诚信环境

   网络为销售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为消费者带来了便捷,它让每个人成为受益者的同时,又有可能是网络侵权的受害者。目前,山寨饮料“傍名牌”、“搭便车”的侵权现象在网络上更为严重。面对山寨饮料除而不绝的现象,不同领域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期待。而对消费者而言,让山寨饮料尽早消失才是一切问题的关键。

    执法人员:加大侵权者违法成本

   有基层执法人员认为,目前山寨饮料维权最大的难处在于维权成本过高,维权相关企业和部门投诉取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这些成本不应由被侵权的企业或政府部门来承担,而应由生产山寨产品和制假的厂商,即侵权方来承担,要加大侵权者的违法成本。

    专家:相关产业应纳入监管

   专家认为,应将为假冒产品生产者提供制作包装、印刷等服务的上游产业链,纳入法律责任追究范围,促使他们增强守法意识。同时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违法打击力度,对于特别恶劣的制假售假行为,要坚决依法查处,取消其经营资格,并纳入“黑名单”,不予成立新企业再做企业法人或者股东。

    法律人士:营造诚信市场环境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程德安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最大的目的,并不是等到违法了再来保护,而是要用法来约束生产者、经营者的行为,保障产品质量,营造诚信经营、诚信买卖的环境。

    专业人士:应加强包装专利保护

   在饮料业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张先生认为,山寨饮料频现市场,原因诸多,但饮料瓶包装有漏洞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除了可口可乐对一些经典瓶型进行外观专利保护外,国内很多饮料瓶几乎没有专利保护,这为山寨厂家采购一模一样的瓶型提供了便利。他建议饮料生产企业应加强饮料包装专利保护意识

    消费者:山寨产品尽早消失

   “这种东西,当然是越少越好,尽快绝迹。谁知道山寨的东西是什么原料生产的,会不会出啥问题呢。”作为大学生的陈宁,愿望则非常简单:不论山寨产品质量是否有保证、价格便宜与否,都需要在各方的努力下尽早消失。《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