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质量强市活动
新形势下质监工作理念的变化
——广东江门市开展质量强市活动两年之观察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质量强市活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任务,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全面服务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市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均得到较大发展和提升”。近日,广东江门市质量强市活动办公室主任、质监局局长邵海增说起质量强市活动两年来取得的成效侃侃而谈。
两年来,江门市质量强市活动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侨乡”最强劲的驱动力之一。全市上下对质量的推进力度前所未有地加大,取得的成效前所未有的显著。
在产品质量方面,一是着力抓好名牌培育工作。成功举办了首届江门市政府质量奖评审,3家获奖企业得到表彰;成功推荐了17家企业的18个产品进行省名牌产品争创活动。二是着力抓好技术标准战略。成立了1个国家级WG,组织全市企业主导制修订2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发布了24项联盟标准。三是着力抓好技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技术机构的公共服务检测作用,水暖卫浴产品检验站建成通过验收;全年在申请CNAS扩项工作中,经过现场评审共获得通过认可57项,有效扩展了技术检测范围;国家摩检中心与五邑大学合作成功申报了广东省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项目,获得省科技厅的认可及科研经费资助,在工信部发布的2013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中,该国家中心列入参与承担修订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标准的单位之一。四是着力抓好质量监管。紧扣安全主题,守住质量安全底线,实现全年生产加工环节食品、重点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三大安全”零事故;全年国家、省、市三级监督抽查后处理到位率均达到100%。以事关民生质量安全的商品为重点,开展了液化石油气、建筑材料和产品、珠宝玉石行业、农资打假、查处无证生产行为、强制性认证产品等多个专项行动。
在工程质量方面,住房城乡建设局采取有力措施,严格工程管理,狠抓工程质量,全市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实现了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基本可控。一是检查全市34个在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中的22个项目,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二是深入调研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现状,摸清工程质量检测领域未对社会中介开放的原因。三是制定了《江门市预拌混凝土发展规划(2013~2015年)》,在规划期内通过科学有效的生产管理,防止搅拌站重复建设进一步导致产能过剩。
在环境质量方面,区域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主要江河水体水质保持良好,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一是完成了江门市旅游总体规划、“天露山锦江源”生态旅游产业园旅游发展规划、江门市矿产资源规划的环评工作。二是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格重污染项目准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三是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完成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成为全省率先开展并完成镇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的城市。
在服务质量方面,在旅游、商贸、交通、电信、医疗卫生、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房地产等主要服务行业推进建立服务标准或服务规范,促进服务业管理规范化。一是加快推进物流业发展,进一步修改完善《江门市物流业发展规划》,安捷物流嘉宝莉项目通过专家评审,成为RFID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树立物流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服务水平的榜样。二是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提升导游员服务质量。三是开展了商贸流通业典型企业统计数据报送工作要求,确认了153家商贸流通典型企业,并组织典型企业进行了统计数据报送工作,报率达到100%,位居全省第一名。
江门,正一步一个脚印加快经济强市必须是质量强市转变的步伐。加快的背后,必须要有质监工作观念的更新,思想的革新。质量强市活动能否顺利推进,预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除了重在抓具体的落实,关键还在新形势下质监工作理念的变化。
为此,江门市质监局有着清醒的认识,夯实产品质量基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今后一段时期质量强市活动的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质量总体水平提升。以“政府质量奖”作为重要抓手,开展第二届江门市政府质量奖评审活动,在全市树立3个政府质量奖企业标杆,树立模范带动作用,推动质量兴园、质量兴企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大对区域性不合格品发现率高的行业进行专项整治的力度。
二是加强先进标准体系建设。做好科技成果标准化培育工程,在摩托车、涂料化工等科技成果较多的产业中扎实推进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工作,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部署安排LED、拖拉机、红木家具等已立项的地方标准、联盟标准的立项、发布及实施,并加大推广实施力度,推动产业集群采标,促进产业质量提升。以新会柑、新会陈皮为切入点,加快完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标准化服务和推广体系建设,推动农业朝着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继续做好先进标准体系试点示范;探索建立海洋经济产业标准化体系;发动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及申报省地方标准;争取申报省TC。
三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做好推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优势产业名牌的培育、扶持和宣传力度。突出培育超大规模企业、出口转内销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技术含量的优势企业、富有广东和江门地方传统特色与优势的企业,争取新增两个以上省级名牌产品。加快“蓬江摩托”、“江海绿色光源”、“开平水暖卫浴”、“新会造纸”等区域名牌的培育创建,实现传统产业由“江门制造”向“江门创造”的跨越,不断提高品牌经济贡献率。
目前,江门市正以质量强市为目标,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保障质量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责任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和保障体系,创新监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形成多元共治的质量工作新格局,加快质量强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升级。
通过质量强市活动,给“江门制造”带来了深刻变化,成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侨乡的驱动力,给江门带来深刻的变化,成为江门经济发展的超强加速器。
以优质的产品扬起厚重的历史风帆
——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先行记
广东五邑江门市,中国著名侨乡,物产丰富,人民富饶。这是一座充满文化底蕴而又孕育着无限生机的城市,敢为人先的五邑人走出家乡,远在海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同样,在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一批具有创新、拼搏、智慧的后来人勇于举起传承厚重历史文化的大旗,在沉淀的历史足迹中,续写着侨乡人的内敛和锋芒。陈生和他的天地壹号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诞生: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
故事源于1997年,当时一位国家领导人来南方视察,期间选用醋作为佐餐饮料,随后在南国刮起一股喝醋的旋风。正是这位领导人的健康佐餐理念为中国第一支含汽型醋饮料——天地壹号的诞生留下了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时至今日,经过17年的发展,天地壹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醋饮料生产企业和醋饮料行业的领跑者。
自1997年上市以来,天地壹号并没有把自己定位在醋的保健功能,而更加注重发挥醋饮料在佐餐领域的作用,倡导健康佐餐的理念,十几年来始终专一专注,又不断致力于研发更安全、更健康、更优质的产品,陈醋饮料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2007年,经历了多年的研发,原汁苹果醋饮料隆重上市。
天地壹号以健康佐餐饮料为产品定位,以服务顾客为导向,产品自上市以来,已先后推出了陈醋饮料、苹果醋饮料、铝制易拉罐包装苹果醋饮料等,经受了市场和时间的考验,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品牌,在全国含汽醋饮料行业中市场销量和品牌美誉度名列前茅。
天地壹号陈醋饮料以具有三千年历史的山西老陈醋为主要原料,经过科学研发而成,是一种酸味的碱性饮料,酸酸甜甜的滋味让人胃口大开,清爽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适合现代生活中健康饮食的需求。
天地壹号苹果醋饮料以优质苹果原汁为主要原料,经独特的二次深层发酵酿造成苹果原醋,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和功效,并经过科学配方,使口感独特而爽口,酸甜清爽的口感更是让人畅享美味佳肴,深受注重健康饮食的消费者的青睐。
2013年推出了新产品山楂醋饮料。产品以健康养生为理念,加上优良的品质、清新顺滑的口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并在全国醋饮料市场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作为全国醋饮料生产的先行者,天地壹号积累了丰富的醋饮料研究和生产经验,对陈醋和果醋的发酵,醋饮料生产、醋饮料质量控制等有着行业领先的技术及工艺。近年来,通过不断研究,解决了传统陈醋和苹果醋发酵周期长、产量低、生产效率不高等不足,逐步改善陈醋饮料和苹果醋饮料的口感等,不断改进醋饮料生产工艺设备,对全国醋饮料技术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
品牌:千年醋文化的传承
陈醋是我国特色调味品之一,产于山西省的中部,山西老陈醋以其绵、酸、香、甜、醇的独特风味和悠久历史,位居四大名醋之首,在陈醋出现的几千年历史中,均作为调味品使用。近十多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自身健康需求,陈醋的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关注和喜爱,然而,固态粮食发酵的陈醋因其发酵周期长及后续的熏醅工艺,陈醋特有的那种浓郁的酯香、陈香味道并不是所有人(特别是南方人)都可以接受、食用,导致了这种具有软化血管、开胃消滞等诸多保健功效的陈醋无法较大范围地推广。
天地壹号使用普通的调味品陈醋来研发保健陈醋饮品,处理好陈醋的香味,以确保消费者可以接受陈醋的味道,通过在配调好的陈醋饮品中充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可以获得类似于碳酸饮料的口感,进一步提高陈醋饮品的风味和口感,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公司陈醋系列饮品并带动本行业将产品定位于佐餐饮料,促进整个佐餐市场的蓬勃发展。
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以健康佐餐饮料为产品定位,以服务顾客为导向。自1997年以来,先后推出了陈醋饮料、苹果醋饮料;产品包装形式包括玻璃瓶、铝制二片罐等。苹果醋原料丰富、用途广泛、功效卓越。随着人们对苹果醋功能了解的加深、消费口味的变化适应,苹果醋产品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可以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苹果醋市场已日趋成熟,国内苹果醋系列产品,特别是天然发酵苹果醋饮料的大市场正在孕育形成。而天地壹号的苹果醋生产运用液态深层二次发酵技术,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最大程度地保留苹果中的营养成分和芳香物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健康的需求并促进了行业技术的提升。
经过10多年的品牌沉淀,天地壹号公司成功地从产品生产向品牌经营转型。2010年初,天地壹号与电视剧《家有儿女》的5位主演签约,宋丹丹、张一山等5位明星成为天地壹号产品的代言人,而“吃饭喝啥?天地壹号!”的广告语更是深入每一位消费者的心里。2011年初,天地壹号提出“给健康加道菜,第五道菜——天地壹号”,致力于将天地壹号打造成居民餐桌上继鱼、肉、青菜、米饭后的“第五道菜”。
质量:企业第一生命线
17年来,天地壹号人始终秉承陈生董事长提出的“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的企业使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2005食品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以“追求卓越质量,创造百年品牌,持续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为经营方针,以产品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为主导思想,通过建立、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满足顾客的需求。公司产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如陈醋饮料标准:Q/TDYH0001S,苹果醋饮料标准:Q/TDYH 0002S,植物山楂醋饮料标准:Q/TDYH0006S。在国家质检部门定期和不定期抽检中,产品批次抽检率、出厂合格率均达到100%。
同时,天地壹号在醋饮料研发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近年来,参与起草了以规范苹果醋饮料行业市场发展的《苹果醋饮料》国家标准的制定,并先后荣获“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天地壹号醋饮料,凭借良好的产品口感和创新性得到了全国消费者的好评,2011年11月,在中国饮料行业的“奥斯卡”颁奖盛典上荣获“研发创意奖”、“成长品牌奖”、“广告语奖”三项大奖。2013年,中国饮料工业协会颁发“中国饮料业5年优秀企业”,2014年,天地壹号受广东省科技厅核准成为“广东省醋饮料(天地壹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并成为广东省醋饮料与发酵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被评为全国质量和服务诚信优秀企业等称号。这些荣誉奖项的获得,标志着天地壹号产品质量得到了市场的检验,获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同与行业的认可。
创新:绿色环保,丰富产品线
天地壹号不仅注重产品质量,在环保和产品研发上也是大胆创新。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力求在运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融入清洁生产思想,让生产活动行为走向高效、低耗的方向,并进行有效持续管理,实施可持续绿色工厂战略,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天地壹号在废弃、废水、废弃物“三废”及水资源利用、保护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在废气排放上,公司将水煤浆锅炉技改成天然气锅炉,每年减少19吨二氧化硫排放。在生产废水的处理上,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花费巨资建设污水处理装置,每年大量减少COD排放,对水资源的利用上,公司在运营的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水消耗,实施节水措施,如杀菌机、冲灌水循环利用于绿化、清洁等。对于废弃物的处理,天地壹号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可回收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和一般固体废弃物。对于无法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均根据当地法规要求,交由有资质的回收处置商进行合法处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公司整体灌输清洁生产思想,实施可持续绿色工厂战略,在生产工艺上最大限度的减少原材料(罐、瓶、纸箱等)造成的浪费,既能实现环境效益,也取得了经济效益。
天地壹号作为醋饮料行业的领军品牌,致力于以丰富的产品线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传承和创新品牌价值。天地壹号在深入分析当地市场需求之后,努力开发符合消费者在口味、功能、包装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满足不同方式、不同年龄段和适合不同消费场合的饮料产品。
做强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支撑质量强市活动
江门市的摩托车和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化纤新材料、生物医学新材料等产业集群的集聚发展,将成为江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为此,江门市在开展质量强市活动中,大力推进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等技术机构建设,从而构建起了国家级质检中心为支撑,以省级质检站为基础的技术机构检验网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加快技术机构建设将是质监事业发展的关键。按照这一思路,江门市质监局紧密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服务江门产业转型升级。
在质量强市过程中,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从立项、资金、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门市质监局围绕服务该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双提升”,大力加强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形成以一个国家质检中心为龙头、6个省级产品质量检验站和一个专业镇省级质检站为骨干的立体式公共检验检测服务体系,不仅推进了产业健康发展,也为质量强市活动起到了支撑作用。
通过发挥检测检验平台作用中,为企业提供检测服务,帮助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方便,节约了成本。国家摩托车质检中心的建立,为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园区提供方便快捷的原材料把关、产品测试、出厂检验等服务,既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又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使摩托车产业成为江门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同时,该国家中心通过向企业开放实验室,实现大型仪器设备、高级检测人才、检验检测技术、标准信息等资源的共享,为摩托车产品和不锈钢产品的研发和自主创新提供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企业、科研院校实现大型仪器设备、试验场地、检验检测、技术信息等资源的共享共用,提高了产品的研发和自主创新效率,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
通过发挥标准汇集与制修订平台作用,引领产业发展。江门市质监局利用质检机构集聚产业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主导先进标准制(修)订,掌握标准领域“话语权”。近年来,各机构会同科研院校及企业,国家和省10个TC/SC/WG秘书处落户江门市,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达95个。尤其是国家摩托车质检中心联合6家企业,将企业自主创新专利技术转化为标准,共同制定发布的两项联盟标准,结束了江门市摩托车行业在排气管耐温涂料方面依赖进口产品的历史,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广东省电声产品检验站通过并已获得5项国家专利授权,并参与起草了音频、视频相关产品标准的制定。
江门市质监局以质量强市为契机,在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中,以为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公共服务作为首要任务,积极主动面向产业,为企业开放实验室,突出发挥为企业提供质量分析、新产品研发测试、标准信息服务、检测技术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等功能,使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成为江门市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