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鸣
家庭主妇和“煮夫”谆谆教导我们:居家过日子,买菜可不是平常小事。常听年轻夫妻诉苦,说好菜不便宜,便宜菜又不好吃;有时看着菜挺新鲜的,买回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常吃的菜就那几种,想买点新鲜菜却不知怎么挑怎么做;还有,反季节蔬菜该不该吃?有机蔬菜是否应该狠下心买?这些菜市场里的问题,经常困扰着居民,有时还会影响家庭生活质量。
一般说,上了年纪的人买菜,便宜是第一要务。这代人经历过苦日子,勤俭持家的观念深入骨髓。所以买菜时一定要“菜”比三家,只要价格便宜,宁愿买不太新鲜的蔬菜。这种“节俭”当然不值得提倡,因为蔬菜一旦不新鲜,就可能直接影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首先是不新鲜蔬菜中的营养成分大量流失。蔬菜对于人类来说,其一大价值就在于其中的维生素与矿物质。新鲜的蔬菜中,会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钙、镁、磷、钾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会随着蔬菜储存时间的增加而流失。其次,随着蔬菜存放时间的增加,其中的细菌含量也不断增加。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即使蔬菜中细菌含量升高,通过合理的烹饪加工后,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太严重的后果。但在有些情况下,蔬菜中的细菌会产生有毒物质,人体食用后会产生不良后果。对中老年人来说,买菜的核心价值就是一个字“鲜”。
年轻夫妻恰恰相反,他们生活节奏快,进菜市场好比挤公交,看都不看,捞到篮子里就是菜。有人为了省事儿,一周只买一次菜,买回来堆在冰箱里。这些属于典型的“消费幼稚病”——叫人狠宰一把,还造成浪费。不过,只要肯学习,就会有收获。新娘子小杜成家后和爸妈住在一起。近日父母回老家,小两口才觉得买菜吃饭成了大难题。有一天老公说想吃酸汤鱼,提议不如在家试着做,她负责去买菜。买完鱼后,这位“巧媳妇”意识到自己连鱼都不会杀,也不知道该买什么配料。卖鱼老板得知后,爽快地答应帮忙。他捞出鱼称好去掉肠肚,还讲解酸菜鱼的做法步骤。最后,担心调料不够,老板还送了点辣椒和生姜。当晚,小两口依照着新学的办法,吃到了香喷喷的酸菜鱼。他们一致认为,这是平生吃到的口味最棒的酸汤鱼!老辈谆谆教导说,夫妻都是“柴米夫妻”,爱情虽美但不是“菜”。再说了,既然通往爱情的路是胃,那么成功买菜就是第一步。
卖菜话题太吸引人,连专家也耐不住“跳出来”指导一番。他们说,用化肥催出来的蔬菜漂亮,不用化肥的蔬菜看着不漂亮。所以当消费者知道这样的概念,就不会挑选蔬菜的“相貌”了。还有,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应吃半公斤蔬菜,肉是75克,虾类100克。如果有条件的话,要多吃蔬菜,而且要吃到20种以上,食物多样才能达到饮食平衡。我听说,有的老年大学正准备将“买菜”列入课程,而且放出风来,欢迎年轻朋友旁听,保证不收费。课堂上“教授”提出具体建议:第一,食物不要单一,一定要多样化,不仅仅是蔬菜;第二,要到正规的菜市场购买,尽量把伤害降到最低;第三,蔬菜最好是现买现吃,不要储存很多。储存过程中,它会分解亚硝酸盐,人吃了会中毒。因而尽量不要吃剩菜——最后一点,是特别针对老年学员讲的。
瞧瞧,买菜的学问不浅吧?《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