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胡立彪:这么玩就死定了?

2014-08-05 09:04:01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胡立彪

   有个歇后语说得好:贼娃子说梦话——不打自招。近期豪车们赶在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约谈之前纷纷降价,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招”的表现。招什么?贼娃子招的是偷,豪车们招的自然就是垄断了。与2011年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启动之初,豪车车企们一个个做出无辜的样子完全不同,这次看到政府部门要动真格,实在是逃不过了,就来了这一招,以争取主动,或可换得手下留情。既然现在这么配合,关于行业存不存在垄断的问题就不用争了。现在只剩下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存在垄断以及如何破解垄断。

   关于为什么存在垄断,事实上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清楚了,现在我们不妨再总结性地分析一下。首先,现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下简称《办法》)问题很多,多年来一直遭诟病,被认为是形成垄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办法》规定,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汽车供应商授权范围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活动。而在汽车市场成熟的国家或地区,汽车经销商基本上都有自主定价权,只要不涉嫌低价倾销,经销商可以根据自身利润和成本情况制定汽车价格。

   正是汽车生产企业拥有强势地位,才导致整个豪车市场从渠道供应到零配件定价全部由它们说了算,而包括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和消费者在内的所有相关者,都无从选择,任其摆布。有垄断就有暴利,这从零配件和整车的价格“零整比”数据可以看出。根据国外的研究数据,300%左右的零整比是比较合理的,而国内大都远远大于这个数值,北京奔驰C级W204车型更是高达令人咋舌的1273%。

   现行不尽合理的汽车政策之外,反垄断法在汽车行业不给力也是导致行业垄断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内进口车价格比国外同款车型价格高出很多,有的车型甚至可以高出数倍,这种情况由来已久,显然违背常理。无论什么原因,都难以对暴利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这事若发生在国外,车企早就被反垄断调查并依反垄断法被处以高额罚款了。但我国的反垄断法不仅惩罚性赔偿的数额较低,难以对车企形成威慑力,且缺乏国际制裁手段,国际谈判中总是处于劣势。即使如此,到现在为止尚未有一家车企受过反垄断处罚。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豪车垄断及暴利也与购买豪车的消费者的盲目推崇有关。在中国汽车市场出现过许多新鲜事,其中最让外国人不解的大概就是加价销售了。一位经销商说:“国内很多人买车都受虚荣心驱使,非常热衷于争抢热销车型。”从之前的CR-V到大众途观、第六代高尔夫,几乎都被奉为“神车”,不仅加价,而且一车难求。进口豪车加价就更是家常便饭了。就在不久前捷豹路虎下调价格的时候,就有人有这样的担心:这样会不会让一些消费者感到不高端了?由此可见,在用金钱衡量一切的价值观拥有很大市场的中国,越贵越彰显身份,不求最好但求最贵,是许多人的购车标准。这种消费心态,车企当然愿迎合,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了解了垄断何以存在的原因,怎么破解就有了针对性。现在有关部门展开反垄断调查,确认一些车企存在横向限制、纵向限制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涉嫌垄断行为,这算是破解垄断的一个开始。不过,仅仅是调查,效果毕竟有限,而要真正打破豪车高价怪圈,仍需从源头上解决。包括完善现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尽快出台汽车行业反垄断实施细则,培育高端汽车民族品牌,培育正确消费观等。

   如果国内市场真的进行彻底的反垄断,肯定将极大影响厂家和经销商的既得利益,甚至可能对现有4S店体系造成重大影响。一位北京的一汽-大众经销商不无担心地表示:“可不能这么玩,这么玩就死定了。”要我说,从汽车市场健康发展和消费者权益角度看,就得这么玩,至于谁被玩死,那就是他的命了。《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