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鸣
一个足以伤害老司机自尊心的“坏”消息——来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智能车。
某IT老总日前赴美访问,他怀着好奇心抽暇试驾一辆智能电动车。要说智能车并不新鲜,很多公司都在研发中。可他试驾的这辆车好生了得:车辆一身都姓“智”,只用相当于两个iPad大小的触摸屏控制汽车,包括开天窗,空调,多媒体系统和导航。驾驶过程中,所有数据都会实时反馈到云端,服务器能帮司机做到全程监控。谈及体会时老总说:开这种车的时候特有科技感,连自己的智商也升上去一大块。这就是说,在不远的未来,人们完全可能用手机或嘴开车,而不是靠方向盘和油门。
自“古”以来,汽车和交通事故密不可分。但智能汽车要改写历史了。据报道,一向以关注安全著称的沃尔沃轿车公司公布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在2020年前实现新型智能汽车“零伤亡”目标。这家汽车制造商正在研发多款具备“自主驾驶”功能的新车,预计首款产品2014年面世,设计时速50公里。报道说,沃尔沃轿车已经在“西班牙公共道路和瑞典西部测试场测试”多辆原型车,累计里程“数千公里”。负责人意气风发地描述,我们的目标是2020年前实现没有人在新型沃尔沃汽车中死亡或受伤。未来的汽车就像农夫的马匹,即使农夫睡着,马匹也能安全地载他回家;如果他发疯赶着马车撞树或冲向悬崖,马匹自会拒绝——这“马”比赤兔强多了。
目前,能亲眼看到智能车的人很少,但我们已经能够大致描绘出它的模样——这种高科技车不需要亲手驾驶,人只需舒服地坐在车上享受就行了。因为车上装有相当于汽车的“眼睛”、“大脑”和“脚”的电视摄像机、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操纵系统之类的装置,它们能和人一样“思考”、“判断”、“行走”,可以自动启动、加速、刹车,并顺利绕过地面障碍物和行人。越是复杂多变的路况,其“大脑”越能随机应变,选择最佳方案,指挥车辆安全顺利地行驶。权威人士进一步称,无人驾驶的智能车将是新世纪汽车技术飞跃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将来所有人都能领略到智能车的风采。从技术层面上讲,智能车实际上由智能车和智能公路组成的系统,目前主要是智能公路的条件还不具备,而在技术上已经可以解决。在智能车的目标实现之前,现在已经出现诸多辅助驾驶系统,并广泛应用在汽车上。如智能雨刷,可感应雨水及雨量,自动开启和停止;自动前照灯,在黄昏光线不足时自动打开;智能空调,通过检测人皮肤的温度来控制空调风量和温度;智能悬架也称主动悬架,可根据路面情况来控制悬架行程,减少颠簸;防止瞌睡系统,用来监测驾驶员的眨眼情况,只要司机大人出现疲劳驾驶状况,它就会提出抗议,必要时停车报警……事实证明,一个崭新的汽车时代正隆隆驶来。它让老司机沮丧地“下岗”,引起“傻瓜型司机”欢呼。而且,“驾照”、“年检”之类也会成为“文物”。
不远的未来将会出现这样一幕:当主人疲惫不堪地从公司出来,坐上无人驾驶智能车,收音机正在播报一个好消息:“我国又实现了一个道路交通无人伤亡年……”此时,自动驾驶系统温柔地提醒:“主人,您辛苦啦,请好好休息吧。剩下的事情由我来做。”接下来,车子平稳行驶,主人安然入睡。他并不担心警察捉拿自己——因为交警正在讨论一场精彩的球赛。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