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首届影像美学与创作论坛在北京举办

2014-07-04 09:12:49 中国质量新闻网

    本报讯 (记者王嘉)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与《当代电影》杂志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摄影系承办的“第一届影像美学与创作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影像美学与双影互动”(电影与摄影的互动、动态影像和静态影像的互动)。

   理论界和创作界、影视剧摄影界和图片摄影界的学者、教师、艺术家,以及部分在校或毕业的摄影系学生,围绕“双影互动”背景下的影像美学探索、摄影艺术创作、摄影艺术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摄影术结下不解之缘,像巴赞、克拉考尔等经典电影理论家都是从电影的“照相性”和摄影的影像本体论入手讨论电影本体论的。世界电影史和世界摄影史暗藏一条互动之流,百年多来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创作上,都不乏“双影互动”的案例。数字时代以来,技术的发展更是冲破了原先的种种壁垒,人类进入泛影像时代,各种动态、静态的影像以及二者杂糅的影像(如流媒体)皆能在互联网及个人移动终端(如手机)上并置展示。媒介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无论在艺术实践还是学理探讨上,都带来无数的可能性以及令人兴奋的话题。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表示,当代影像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给大学艺术教学和研究带来挑战,我们需要新的思维方法和话语体系,随时捕捉和解释当代影像文化新现象,并激发和促进当代影像文化的多元发展。从理论研究角度来说,“影像美学与双影互动”是前沿的学术话题;从实践角度来说,亦是影像艺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希望本次论坛成为一个起点,建立一个长期的跨界平台、长效的互动机制,使该论坛一直延续下去。

   《当代电影》主编皇甫宜川指出,今天电影的美学处境已经进入“跨影像”或者“泛影像”时代,当代电影艺术和影像文化中有很多现象,是传统的理论思维把握不了也解释不了的。或许是重新审视传统美学的思维范式,以开放的态度思考什么是影像美学的时候了!我们的美学思维需要更新,我们的理论话语需要转换,电影与摄影之间的互动现象也需要进一步关注与反思。为此,本次论坛起到了阐释新观点、启迪新思想的范式作用。

   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嘉宾及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师生观看了以PPT视频形式呈现的摄影系师生图片展以及梁明导演的电影新作。据了解,此次展示既包括优秀毕业生的作品,也包括一批在校学生的精彩作品,从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摄影系在图片摄影教学、创作方面的进步。此外,摄影系教师也将呈现自己的优秀图片作品,展示教师们的创作实力。这些作品将按照不同的专题、类别进行编辑整理,并配以恰到好处的音乐、音响,为来宾呈现流动的图片视听盛宴。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