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鸣
温柔是一种美德,世间交往中,它最能打动人心。可是最近警察板着脸说,在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时,若碰到陌生人套近乎或介绍其他医院,很有可能就是医托。对此患者及家属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被骗。这种医托中男女都有,还有可能是孕妇。他们打扮成求医的病人,主要是骗取患慢性疾病反复治疗不理想,有难言之隐不愿去正规医院就诊,需做手术但希望保守疗法解决,老年人及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患者群体。
据介绍,医托常用的欺骗方式有4种:一是“真情”关怀,对外地或农村患者热情招呼、询问病情,或借老乡之名行骗;二是移花接木,谎称某知名专家不在或他们可以帮忙挂号;三是现身说法,通过各种感人的“治疗故事”骗取信任,再推荐某野鸡医院;四是低价促销,谎称某地看病更便宜,诱骗误导患者。也就是说,“温柔”乡里,害人断肠。
连最笨的“上帝”也发现了:如今商家的花样儿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妙,感觉越来越温柔。参加过商场促销活动的人都有相同遭遇:在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被赠送若干代金券——接下来为了花出手里的代金券,不停地在商场里转悠,被迫购买“多余”的商品,更有那“跳楼价”、“出血忍泪大甩卖”的叫喊声令人心碎且心动。应该“表彰”的是,在所有打“亲情牌”的奸商中,谁也比不上非法保健品商。当中老年消费者被领进店铺后,一迭声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喊得老人家心花怒放。如此场面,人生能有几回闻?平时,老年人生活面较窄,对营销新招识别力不够。当无良商家用含情脉脉的手段进行营销时,他们的防范意识很容易被瓦解。比如媒体报道过的一家推销舒筋活血药水的企业,总经理竟亲自给老年顾客洗脚,让老人家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一反应就是慷慨地打开自己的钱包。此外,某些老年人比较贪便宜,除了顺耳的甜言蜜语,当免费、低价等诱人“炮弹”袭来时,他们也很难招架得住。于是,平时自诩为“上帝”的消费者,被商家牵着鼻子跌进设计好的“温柔陷阱”。因而专家建议,当遇到温情脉脉的消费场所,消费者先要使自己的心变硬变冷,然后躲在旁边仔细观察。这个时候就能清楚地看到,那些赚得盆满钵满的商家,正一边笑骂上当者“笨蛋”,一边数钱数得手酸呢。
常在江湖漂,怎能不挨刀?“江湖大侠”告诉我们:商家如“刀客”,他们惯用的这一招叫“温柔一刀”,恐怕很多人躲不过去,因为它朝着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下手。当遭遇“温柔陷阱”时,我们万不可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而是要用法律武器为自己讨公道,给那些不法的商家来个下马威。“江湖大侠”还指出,可以说所有商场的“温情战”、“价格战”都是以牺牲产品品质为交换的,当商品过于“物美价廉”和“含情脉脉”时,消费者就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并搞清楚“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基本道理。专家特别建议老年朋友:购买商品还是应尽量到正规商店。尽管那儿的营业员不喊“爸爸妈妈”,服务态度甚至有点儿生硬,但正规商场进货时有验证这道关,万一碰到质量问题,退货换货都可以商量。还有,正规卖场都会像爱惜羽毛一样爱惜自己的声誉。
请注意:商场上,拒绝“温柔”的举动,注定是“不温柔”的。《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