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贵州习酒

2014-04-22 08:46:10 中国质量新闻网

    □ 孙 圆

   说起贵州的名酒,人们首先会想到茅台。但是与茅台酒相距50公里的二郎滩,同样出产另一种闻名中外的酒——习酒。

   习酒选用本地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小麦制成高温大曲,采用传统酱香型工艺,经(下沙、糙沙)两次投料,露地糖化,石窖发酵,清蒸回烧,7次取酒,8次发酵,9次蒸煮,按质装坛,陈贮最少3年,精心勾兑等工序酿成。这种酒无色透明、清澈晶亮、酱香浓郁、幽雅细腻、协调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属酱香型大曲酒。专家们称其为酿酒史上的一项重要成果。

   赤水河是迄今未受现代工业污染的河流,孕育着国酒茅台、习酒等知名美酒,因此享有“美酒河”的盛誉。这里独特的气候、土壤、水质为酿酒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良的酿酒环境,精湛的酿酒技术,独特的酿酒工艺,过硬的质保体系,使习酒成为在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环境里酿造的优质美酒。

   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自秦汉以来,在赤水河沿岸,就有民间酿酒历史,当地的汉、彝、苗等民族嗜酒成风,盛行家酿坛坛酒、呷酒、醪糟酒之俗。凡有婚丧嫁娶、打猎扎山、岁令节庆等活动都离不开酒。据司马迁《史记》载: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经过该地区而见“枸酱”,将其献武帝,获得武帝“甘美之”的赞叹。诗人陈熙晋曾有“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的诗句,就是对茅台、习酒酿酒历史的佐证。

   据《贵州古代史》载,隋唐五代时期,贵州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当地居民除日常食用外,还有少量余粮用以酿酒。《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载:“东谢蛮婚姻之礼,以牛、酒为聘……宴聚则击铜鼓。”宋代张能臣所撰的《名酒记》中亦有“风曲法酒”的记载。这些史料表明,古代贵州酿酒之风盛行。

   1952年,习酒在黄金坪建起了国营郎庙酒厂,生产酱香型白酒。1966年,试制成功浓香型白酒。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习水大曲、习酒为主的产品畅销大江南北,产品多次被评为行业和贵州名优白酒。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