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四川雅安市雨城区雅鱼肉质细嫩汤味鲜美

2013-06-13 08:41:3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华奇珍 鱼中精品

四川雅安市雨城区雅鱼肉质细嫩汤味鲜美

    □ 本报记者 龚志伟

    在四川省,提起雅鱼,可谓是无人不知,它以肉质细嫩、汤味鲜美而闻名遐迩。

   雅鱼的主产地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该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青衣江上游,距成都120公里,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是雅安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雨城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1663.8mm,是四川降水量最多的区域,素有“西蜀天漏”之称,年平均气温16.4℃,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森林覆盖率达到58%,空气质量达国家I级,穿城而过的青衣江水环境质量达国家II类,有“天然氧吧”之称。雨城区因雅鱼而丰美,因雅雨而多姿,更因雅女而妩媚,独特的三雅文化——雅鱼、雅雨、雅女,并称雅安三绝。

   雅鱼是名贵冷水鱼,对水质、水温、溶氧要求非常高,生长速度十分缓慢,长到500g需要3~5年的时间。其体形修长,头较尖,身上是细碎的浅青色花纹。雅鱼在河中游动时形态优美,极富气势,喜欢生活在水流湍急处。它一般主要以河水中岩石或大石上所长的苔藓为食。雅鱼肉质紧密细嫩、口感爽滑、营养丰富、久吃不腻,为历代贡品。用荥经砂锅烹制的砂锅雅鱼是川菜的代表菜品。

   真正的雅鱼,脑后的脊骨上都有一块透明的小骨头,形似一柄宝剑,此特征为雅鱼所独有。相传,雅鱼头骨内暗藏的这一柄“宝剑”,为战国时苏秦所持,苏秦离间诸国后,车裂身亡,其佩剑滑落江中为雅鱼所藏,以至于成为日后鉴赏雅鱼的“防伪标识”。第二种传说更广泛地为人所知——因雅安素有雨城、天漏之称,所以女娲补天之处亦在雅安。相传女娲在补天时,一把宝剑落入了江中,化作雅鱼,所以鱼头中有一枚酷似宝剑的骨刺,剑柄、剑把、剑刃栩栩如生。真可谓“嘉鱼出丙穴,千年始磨一剑”。

   雅鱼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理构造、绝佳的鲜美口味而久负盛名,据记载,先秦时期描写当时贵族宴请宾客的文学作品《诗经·小雅·南有嘉鱼》:“南有嘉鱼,烝然罩罩”中提到的“南有嘉鱼”就是最早描述雅鱼的诗歌。著名诗人杜甫更是留下了“鱼知丙穴由来美”的千古绝句。清代雅安举人李景福曾以雅鱼上贡慈禧,太后食后曰:“龙凤之肉,恐亦难与媲美”。从此,雅鱼遐迩闻名。

   到了现代,由于雅鱼肉鲜味美,加之雨城良好的生态环境,让雅鱼深受消费者喜爱和推崇,雅鱼也因其绝佳的品质屡获殊荣。1984年11月,雅鱼被送进北京水族馆展览,获得好评;2002年10月,雅鱼在四川中国西部博览会上评为“名优农产品”;雅鱼还被列为中华奇珍鱼之首。

   雅鱼承载了几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雅安人与雅鱼有着难以割舍的传统人文情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雅鱼资源量急剧下降,其栖息生存环境的破坏和过度的捕捞等,致使雅鱼濒临灭绝。挽救濒临灭绝野生雅鱼,维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申报雅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为有效保护、开发雅鱼这一优势特色产品,2011年12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对雅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时公布了雅鱼的产地范围、专用标志使用、质量技术要求等内容。至此,雅鱼正式成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家族的一员。

   历年来,雨城区政府一直致力于积极推动雅鱼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不仅与四川农业大学共同承担《雅鱼人工繁殖》科研项目,进行亲鱼培育、苗种培育、成鱼养殖和鱼病防治,推动雨城区首家雅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而且还积极推动雅鱼商品鱼养殖基地建设。现雨城区雅鱼养殖户达13户,面积近4公顷,年产商品鱼60万公斤。主要养殖基地有草坝龟都府养殖基地、大兴龙池养殖基地。

   为恢复天然渔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母亲河,该区先后开展了7次由政府牵头、市区渔政部门为主体、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增殖放流活动。2003年以来,增殖鱼苗鱼种共计224.7万尾,其中放流雅鱼56万尾,价值246.5万元。

   据分析预测,雅鱼全国年需求量在4万吨、1亿尾以上,市场容量巨大;目前的雅安市雨城区商品雅鱼的批发价在100元/公斤以上,餐厅加工后的售价在200元/公斤以上。目前雨城区年产雅鱼600吨,产值1亿元左右。从市场需求来看,雅鱼市场前景非常看好。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雅鱼必将逐步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协调联系人:母健君,电话:13981616669)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