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普荣)近日,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农委获悉,通过试种,无公害农产品晋祠水稻的品质明显提高,每公顷均纯收益达到3万元。
据了解,晋祠水稻种植至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晋祠大米颗粒饱满、色质微褐而透明、性软而韧,素有“七蒸不烂”之说,在清代曾长期作为“贡米”。
为了保护和恢复“晋祠大米”品牌,晋源区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在该区王郭村种植水稻近70公顷,并于2007年制定出台了《晋祠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2008年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2012年,当地又从吉林、沈阳等地引回水稻新品种试种,晋祠水稻的品质得到明显提高。《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