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傅小冰)为解决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监管这一难题,去年以来,云南省红河州质监局建立完善了多项制度,探索出了“12365”和“123456”监管模式,对加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的监管力度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该局先后制定出台了《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工作管理办法》等8项制度,强力推行“12365”监管模式,即一书:要求小作坊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二证明:要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必须取得质监部门的资料备案证明和现场核查证明;三台账:要求小作坊建立进货台账、生产设备登记台账、产品销售台账。六严查:严查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是否办理健康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原辅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的要求,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简易包装食品的标签标志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的要求,食品在包装、贮存和运输中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的要求。五定:定人员、定职责、定区域、定重点、定小作坊,将监管任务落实到位。
该局还探索出了“123456”监管模式,走企业联盟路子。一取缔:取缔限期整改仍然无效的不具备保证卫生安全基本条件的小作坊。二转产:对生产风险食品加工小作坊,给予一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满必须转而生产其他产品,违规者将予以依法处理。三确认:对保留下来符合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由当地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列出名单,提交当地县级政府确认后予以保留,并建立监管档案,纳入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的监管范畴。四到位:承诺到位、整改到位、培训到位、监管到位。五联盟:采取政府引导、质监帮扶、企业自愿、联合办厂的方式,鼓励和引导产品较为集中的小作坊企业进行联合办厂,走企业联盟路子,扩大规模,努力把“一地一品”产品做大、做强、做优、做成品牌。六联动:通过政府推动、部门协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典型带动、媒体联动,全面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