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关于推进质量兴省战略的思考

2012-02-13 08:04:38 中国质量新闻网

增加紧迫感 增强执行力

——关于推进质量兴省战略的思考

    提 要

   质量兴省是建设经济强省、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作者认为,质监部门作为主要职能部门,在质量兴省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认清形势,激发质量兴省的内动力;树立4种理念,凝聚质量兴省的向心力;抓好10个方面工作,增强质量兴省的支撑力;强化4个推进,提升质量兴省的执行力。

    □ 宋振华

   坚持质量兴省、推进名牌战略是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和人大政协“两会”提出的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奋斗目标的重要抓手。质监部门作为主要职能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坚持质量兴省、推进名牌战略在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奋斗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紧迫感,采取有效举措,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做出贡献。

    认清“4种形势”

    激发内动力

   质量发展是兴省之道,强省之策。加强质量工作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经济强省和和谐河北的必然要求。质监部门必须认清新形势,适应新要求,促进新发展。

   一是质监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国际和国内环境来看,提升质量水平是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的核心路径,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升级的根本途径。从河北全省形势看,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坚持质量兴省、推进名牌战略,质监使命神圣,责任重大。二是各方面对质监工作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严格。国家、党和政府层面对质量工作做出了重要论述,河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实施质量兴省战略,促进企业发展急需质监部门发挥作用,质量安全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三是质监工作面临的挑战和考验越来越艰巨。部分地方党委政府对质量重视不够,社会质量意识仍需加强,企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形势严峻。四是质监事业发展和转型越来越紧迫。质监事业正处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建设经济强省迫切需要质监部门发挥职能优势,拓展工作思路,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监管能力,加快推进事业转型发展。

    树立“4个理念”

    凝聚向心力

   推进质量兴省战略,事关科学发展,事关百姓冷暖,事关事业成败。为履行好这一历史职责,质监部门提出了“以保障安全为基、以服务发展为要、以提升能力为根、以促进和谐为重”的总要求,这就需要牢固树立4个理念,全力以赴履行好这一历史责任。

   树立严守底线的理念。加强科学监管,才能严守安全底线,护民生、促和谐、谋发展,促进转方式调结构顺利进行。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发展是硬道理,建设经济强省强调更好、更快、更大发展。质监每项工作都要从服务发展大局的角度去考虑、谋划、部署和开展。聚精会神提升质量水平,尽职尽责服务发展是当前质监部门的第一要务。树立兴检强局的理念。质监部门用数据说话、靠技术执法、凭技术支撑。只有坚持科技兴检,创新强局,才能打造一流的质量行政管理机构、一流的监管执法团队和一流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树立和谐稳定的理念。稳定是履行职能、事业发展的前提保证,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事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必须恪尽职守,统筹发展,确保和谐稳定的局面。

    抓好“10个方面”

    增强支撑力

   “实”为万事之根,“是”乃万物之果。推进质量兴省战略,就是要把思路、任务转化为实干,转化为快、转化为好、转化为效,就是要出实招,用实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痕的精神,脚踏实地干工作,掷地有声抓落实。

   一是推进宏观质量管理。进一步推进《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意见》的贯彻落实,编制《河北省质量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建立以量化指标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兴省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制定《河北省名优产品和服务名牌“十二五”培育计划》,推进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百千工程”;启动质量提升“双五百、双五十”工程,组织争创“双百优”活动。

   二是深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21个食品集中生产加工区域、936家大中型企业和10类高危食品的全面监管,创建100家食品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在38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建立电子溯源系统。今年全省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特种设备现场监督检查率达到70%以上,万台死亡率控制在0.48以内。

   三是深化区域质量整治。加大监督抽查力度,监督抽检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率达到100%;开展“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建设;选择1000家小微型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力争电线电缆、人造板、复混肥、建筑扣件、防水卷材等5类重点产品合格率提高5个百分点。

   四是服务经济转型发展。贯彻“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要求,全年制定修订农业地方标准、重点工业优化升级地方标准及服务业地方标准200项,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20项,实施采标标志80项以上;推进12个农业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立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30个以上,制定10项以上节能减排地方标准。

   五是服务保障改善民生。开展“质检利剑行动”,探索“双打”长效机制;开展“黑心棉”打假专项行动,建立絮用纤维制品集团采购质量监控制度;开展“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活动及“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农资打假下乡活动。

   六是加强科技质监建设。在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园区建设一批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国家质检中心建设,强化省级质检站管理,推进县级计量检定机构改造提升;科研项目申报立项数量不少于3项,启用“实验室资质认定监督管理系统”,探索在食品和特种设备监管领域采用物联网等技术加强安全监管的信息化途径。

   七是加强法治质监建设。争取有一批管理规定列入立法计划,研究制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基准,落实案件集体审议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政务公开,创建“河北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开展法制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培训。

   八是提升科学管理实效。全面开展机关标准化认证工作,抓规范制定、抓细节管理、抓工作督导检查,抓信息化建设,切实将机关标准化工作往深里做、往细里做、往实里做。提高机关办公质量和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水平,启动“河北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监督管理系统”,提升实验室资质认定科学监管水平。

   九是提升宣传工作水平。加大宣传信息工作力度,加强质量法律知识宣传,完善日常新闻发布制度,加大质量违法案件和列入“黑名单”企业曝光力度,提高质监部门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十是提升创新突破能力。抓理念创新,从坚持监管为首要职责转到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的理念上来;抓思路创新,推动事业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质量监管由重行政执法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转变;系统管理由靠行政命令一管到底向强化责任约束、引导激励转变;抓方法创新,更加注重用法规制度管人管事。

    强化“4个推进”

    提升执行力

   执行是衔接目标和结果的重要一环,是促进领导决策最终落实的关键。推进质量兴省战略必须强化“4个推进”。即以思想建设为前提,推进队伍建设。着重树立肯吃苦、善钻研、求创新、敢担当4种精神,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以系统稳定为原则,推进调整改革。对干部职工进行妥善安置,为系统事业发展争取政策支持。以廉政建设为重点,推进形象提升。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深化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力争行风建设工作提档升位。以绩效考核为抓手,推进效能提高。探索实施“百项绩效目标考核”,力争实现从定性评价向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并举的转变,从繁多的专项检查向系统的绩效管理转变。

    (作者为河北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