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关于我国加快完善和发展国家计量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2011-12-09 08:01:52 中国质量新闻网

完善计量体系 促进经济发展

——关于我国加快完善和发展国家计量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 肖继业

   近日,山东省临沂市计量检定所的工作人员对用于供暖贸易结算用的蒸汽流量计进行检定。随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计量在经济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管昭 摄

   为了提高计量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安徽省质监系统经常性开展现场比武活动。图为选手在调校与检定分析检测设备。尹咏梅 摄

提 要

   国家计量体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基础设施,是保障全社会各类测量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国家计量体系存在资源总量不足、条块分割严重、资源分布不均、整体技术水平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发展环境与配套政策不够成熟等问题,已不能满足经济转型发展、保护国际贸易、提高国家创新能力、保障大众健康和食品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支撑社会公平、加强国防建设等方面的需要。为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完善国家计量体系,需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做好国家计量体系发展的顶层规划,采取国家主导、市场支持的发展模式,建立统筹发展机制,整合各部门、地方的资源,吸引社会上的相关企业、机构、人才、资金共同参与。

   人、财、物是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对其进行合理度量是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其中,对人的度量以各类考试和考核为手段,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组织部门、教育部门组织实施,对财产价值的度量一般以货币为工具,通过金融体系的运行来实现,以上两类度量的重要性已得到社会的充分理解与认识。对物的度量由各类测量实现,通过国家计量体系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鉴于对物的度量与对人、财的度量同样重要,所以对国家计量体系也需给予充分重视与关注。

    国家计量体系及其作用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在其文件中将国家计量体系定位为国家的一种基础设施,建议一般由与计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政府计量主管部门、计量技术机构或实验室、国家计量基标准与量值传递体系以及传播计量知识并向工业与经济领域提供计量服务的机制组成,具体构成可由各国根据国情进行设置。

   国家计量体系作为社会性基础设施,对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促进产业发展与升级、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保护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工业化国家统计,测量活动的直接效益占国家GDP的4%~6%。据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报告显示,在高科技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计量的直接成本占相当比例,且投入收益比也很高。如光纤生产成本中计量约占20%,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成本中计量约占30%;在半导体生产中,改进硅耐热率测量的投入收益比达到1/37。美国一家公司对洲际导弹的固体燃料发动机进行过2000次测量和试验,使测试误差由1%降低到0.5%,使每台发动机的成本由600万美元减少到300万美元。另据统计,包括试验期在内的美国阿波罗计划失败的事故记录中有40%是由于振动测量不准确造成的。再如,欧共体与美国于1997年6月就相互承认产品检测程序和合格保证达成协议,产品进入互认地区市场无需复检,使美国制造商每年节省检测费用10亿美元,占贸易额的2%。

   国家计量体系对支撑社会的发展与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大众健康、公共安全事关民生大计,加强食品安全、医疗卫生领域的监管,需以准确的成分量测量为支撑,以健全的国家计量体系为保障。如上世纪80年代,美国每年花在医疗上的费用为1万亿美元左右,在这些开支中超过20%用于测量,这些测量的1/3以上是重复测量,造成的直接损失达到每年几百亿美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这些领域的持续有序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国家计量体系的支撑。公平与诚信是支撑社会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对社会公平和诚信越来越重视,而国家计量体系是支撑社会公平与诚信的技术基础之一。

   国家计量体系对国防建设也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如美国军方自1978年以来,每年给其国家计量院几千万美元用于军队相关项目研究。再如一项报告指出:低频振动测不准会使火箭运行发生偏离,如果对远程火箭伺服系统的振动测试出现0.2%的误差,火箭将偏离预定轨道100公里。

   我国计量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秦始皇曾颁布诏书统一度量衡,并由朝廷下发计量标准器具。新中国成立后,加快了国家计量体系的构建,并于1986年颁布了《计量法》,对计量工作予以进一步规范提升。经过60多年的努力,已结合我国国情形成与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建议内容基本一致的国家计量体系,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运转与国防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十一五”期间,服务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家重大活动,应对汶川抗震救灾、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一系列突发事件,服务载人航天、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国家重大工程,满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国防安全建设需求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

    国家计量体系已不能满足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的发展与运行对国家计量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需要国家计量体系尽快填补空白。

   二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国家计量体系快速提高水平。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有相应的人才、体制机制和基础条件,国家计量体系是一种支撑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先进测量能力的需求迅速增加,对高精度的测量溯源能力提出更迫切要求,现有国家计量体系已不能满足需求。

   三是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安全运行需要国家计量体系快速提高保障能力。国家计量体系保障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如在电力、电信、金融、交通等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对时间频率的精度和统一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时间信号主要靠美国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PS)来保证,在非常时期如果不能接收到其信号,系统的运行可能会产生混乱或瘫痪,因此需要提升我国独立自主的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国家时间频率体系是国家计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产业发展与升级需要国家计量体系进一步优化结构。国家计量体系作为基础设施与道路交通网有些相似,即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地县)的能力建设严重不足。另外,对产业发展提出的相关测量、测试问题重视不够,支撑产业发展的深度还需增加。

   五是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需要国家计量体系更好地为我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产业向国际发展保驾护航。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一。如果我国测量能力得不到国际上的承认,就容易成为别国贸易保护的牺牲品。我国已经与世界主要国家签订了关于测量能力互认的相关协议,但得到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项目数在国际上只列第七位,还有不少缺项。如我国是光伏产品和高纯度的单壁碳纳米管生产大国,由于我国没有相关高准确度的计量基标准,光伏产品的核心原材料——高纯多晶硅材料的产品质量判定权落到了国外检测机构手中,而纯度达到90%的单壁碳纳米管产品也只能按应出售价格的10%出口。另外,我国参与ISO纳米材料标准起草时,测量数据得不到国际同行的认同。

   随着中央对社会发展重视程度的提高,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对国家计量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体现如下:

   一是保障大众健康对国家计量体系提出新要求。大众健康是民生领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条件提高很快,但重复检验浪费多、不同医院检验数据分散程度大、医疗设备量值超差等问题还比较严重。

   二是食品安全对国家计量体系提出新挑战。近年来,食品安全的形势非常严峻,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五花八门,对相关标准和检测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家计量体系是支撑各类相关标准、保障检测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技术基础,需要及时满足食品安全提出的量值溯源要求。

   三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国家计量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而国家计量体系已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领域提出的需求。如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随之不断增大,而由于对永磁体性能安全性和稳定性缺乏计量检测,导致风机故障率达到6%,已成为影响我国风力发电迅速推广的瓶颈之一。再如,全球气候变化监测依赖于对影响气候变化的关键成分的长期、大量的测量,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计量基标准建设,增加互认项目,才能满足政府间谈判对监测数据“可测量、可核查、可追溯”的基本要求。

   四是社会的公平与诚信需要国家计量体系进一步提升。提高社会的公平与诚信水平需要教育引导和制度保证的相互配合,国家计量体系为相关制度保证提供技术支撑。如在司法鉴定领域,存在与毒品、人体代谢物相关的标准物质和标准方法缺乏或技术水平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会影响到公平。

    此外,国防建设的需求对国家计量体系的挑战也日益迫切。

   综上所述,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提出的新需求相比,我国的国家计量体系存在资源总量不足、条块分割严重、资源分布不均衡、技术水平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模式单一、发展环境与配套政策不成熟等问题。

    对策及建议

    制约国家计量体系快速发展的原因如下:

   一是国家计量体系属基础性设施,我国基础本来就比较差,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集中有限资金发展了急需的产业,在一段时期(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对国家计量体系的投入较少,造成经费极度缺乏,技术人员流失严重,从而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被拉大。近年来虽然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但仍处于弥补阶段,缺口依然很大。二是我国的国家计量体系仍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条块分割较明显,各部门、各地协同不够,社会力量参与不够,统筹资源谋发展、集中力量搞攻关具有一定困难。三是受技术水平和思想认识的制约,国家计量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的深度不够。

   为解决以上问题,可采取国家主导、市场配合的发展模式,做好国家计量体系发展的顶层规划设计,建立统筹发展机制,整合各部门、地方的资源,吸引社会上的相关企业、机构、人才、资金共同参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建立满足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和重点产业领域急需的计量基标准体系,加强计量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改善计量技术机构实验室条件,进一步完善国家量值传递运行和共享机制。同时,构建航天航空、现代信息、先进制造、能源、交通运输、现代农业等产业的国家计量测试平台,加强区域经济计量技术保障和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大计量科技基础研究、高新技术测量研究以及国家重大工程计量技术研究能力建设的力度,积极推进测量仪器仪表产业化,推进国家计量体系的快速发展。

    (作者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南省质监局原主管计量工作副局长)《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