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便携产品的消费难题

2009-03-16 11:07:24 中国质量新闻网

我的U盘到哪里修

    □ 本报记者 王惜纯

   “希望这个能用得久一点。”在北京中关村一家电子市场,刚刚购买了一款U盘的消费者开先生表示。这已经是他买的第6个U盘了。

   “第一个U盘坏了的时候我拿到电子市场去修,维修报价45元,可买一个新的也就100多块,朋友告诉我修过的U盘再出问题的几率也很大,不如买个新的。”开先生介绍说。

   开先生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U盘小巧轻便,已经成为了人们随身存储、携带资料的首选,可是一旦U盘坏了,到哪里才能维修呢?

    □ 用几次就“罢工”

    “刚买不久的一个清华紫光512MU盘,用了几个月就坏了。具体的症状就是在闪存插入USB接口的时候,机器没有任何提示,而USB的指示灯也不亮了。”做编辑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找到商家,由于在保修期内,对方给她换了一个新的,可是没过几个月,又坏了。

    现在,她的抽屉里,有4个这样坏了的U盘。

   “有一个U盘是朋友送的生日礼物,钢笔款式,晶莹剔透的,一端还带有红外线小灯。”王女士说,可让她苦恼的是,只用了一次,U盘忽然就“罢工”了。当U盘插入电脑后,能显示出驱动器,但怎么也打不开,并且使用Win?鄄dows自带的格式化工具也无法完成格式化。

    类似的遭遇也发生在做生意的杨先生身上。

   杨先生说,小巧的U盘在各种电脑产品中只是个小个子,但是往往可以承担着重任。参加重要的合同资料、竞标的标书、外出讲演的发言稿都在这个小个子肚子里装着呢。有一次,他的U盘莫名其妙打不开了。商家答应换一个,可是盘里的重要资料却丢失了。本想把原来的U盘修一修,没想到,跑了好几个电子卖场,都没找着维修点。

   也有消费者表示,花钱维修不如直接购买新品。因为,当前数码产品的保修期限一般是一年,在此期间可享受免费维修,但超过保修期后数码产品的维修成本很难让人接受。

    □ 商家“打太极”

    带着王女士的U盘,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中关村海龙电子城。

   “几十块钱1G的产品,维修费都够买个新的了。这年头谁还修U盘!”一些商家对维修U盘持反对态度。

   “现在的数码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两年前出的型号现在可能就已经停产了,再加上品牌杂,维修起来非常麻烦,很多配件不好找。”一家数码产品维修店的师傅说,“有时有顾客来修,如果不是其中存有什么重要文件,我们也直接建议他买个新的算了。”

   但也有维修商认为,目前市面上大量的杂牌和质量不过关U盘,主要是用废弃回收的或次品闪存颗粒来拼装的,还有一些不法商贩通过软件直接修改U盘的标称容量。除去名不副实之外,这类U盘一般安全性较差,容易感染病毒或彻底崩溃,属于高危产品,专业人员已将其淘汰,而普通消费者由于不了解,一用就坏,所以根本就谈不上维修。

    记者了解到,由于维修不便甚至无法维修,一些消费者的U盘损坏后,都被当作垃圾扔掉了。

   环保专家指出,每生产一件IT数码产品,大约要用到700多种化学材料,其中300多种对人类有害。现在,人们淘汰电子产品的速度越来越快,平均电脑2~3年,手机1~2年,U盘、MP3、光盘等小件数码产品则更快。电子产品成品中的有害物质对人类的危害并不是最严重的,但如果数码产品遭到不科学的分解再利用,这些有害物质的危害将极为久远。

    (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   王 嘉/摄)

移动电视“走着瞧”

    □ 本报记者 王惜纯

    “电视长了脚,跟着观众跑。”这是人们对时下越来越热的移动电视的形象比喻。

   事实上,除了手持式的数字移动电视终端,各地不断涌现出来的以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为载体的数字移动电视,已经悄然出现在许多城市消费者的眼前。

   所谓移动电视,是指以数字音视频高速传输技术为基础,形成让电视节目可在手机上显示或在高速移动中被接收的播放方式。这种方式一旦大范围推广,人们今后除了可随时随地打开手机看电视外,在高速行驶的列车和汽车上,也可以观看到实时的电视节目。

   与传统电视相比,车载移动电视最大的优势在于支持移动接收,弥补了传统电视的空白。由于采用了最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移动电视克服了原有模拟无线电视无法在移动状态中接收信号的技术难题,接收更为稳定。

   例如,通过一定范围内单频网布设的发射信号,可以使得数字信号覆盖达90%以上,在此范围内经无线接收,均能收看到高质量的电视画面。

   随着移动电视的兴起,移动收看、便携、与电视同步的小屏幕手持终端以及车载电视等终端等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3月5日,赛迪公司发布的《2008-2009年中国车载移动电视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共有30个省市及计划单列市在公交车上安装了25.7万个车载视听系统终端,其主要采用的技术有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技术(数字移动电视)、硬盘(CF卡、DVD)等预录技术、互联网定点无线下载技术。

    尽管发展迅速,但专家指出,移动电视在市场培育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从标准来看,移动电视标准的竞争十分激烈。来自广电阵营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CMMB)及移动营运商的其他标准角逐不断,国际标准与中国内地自有标准也互不相让。

   “对于终端厂商而言,选择支持哪个阵营成为首要的抉择,因为这将关系到未来企业产品线的生存问题。如果你使用了CMMB标准,那么工信部可能不发入网许可,如果你采用了TMMB标准,那么广电总局不会提供内容。”航天信息股份的有关人士分析后认为,广电总局与工信部之间的微妙关系,让诸多终端厂商面临着两难选择。

    尽管风险重重,但移动电视巨大的市场前景,让身居其中的企业们难以放缓脚步。

   从市场需求来看,目前在中国的3.78亿户家庭中,有线电视用户为1.4亿户,其余主要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有专家预测,一旦个人接收卫星节目的政策放开,到2010年我国将至少有1亿家庭安装卫星电视接收机,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元。我国拥有电视机4亿台,大部分是卫星电视的潜在市场用户。

   面对这一毫无争议的朝阳产业和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国内外各大终端厂商纷纷绕道,切入了移动电视领域。

   “2008年12月全国337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做到基本覆盖;目前已完成158个城市的覆盖。”中广移动副总经理刘廷军表示,目前已在全国119个城市开通了CMMB信号,覆盖了约1亿人口。2010年12月,这337城市将能做到良好覆盖;2011年12月,337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和百强县能做到优质覆盖,“到时将覆盖5亿以上城市常住人口。”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