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市场急需的“进行时”

2009-03-16 11:04:21 中国质量新闻网

本报记者   王 嘉   摄

   2008年有两项食品安全保障技术可圈可点:北京奥运会期间,新研制的34种标准物质陆续用于奥运食品中违禁药物检测;10月1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通过国家标准紧急制定程序,发布了《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这些技术标准的制定者都来自同一个单位的研究机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以下简称化学所)。

   开展食品安全领域国际互认80多项,研发标准物质155种以上,完成食品安全方面的国家级科研课题10余项,化学所,这个质检系统唯一的一家国家标准物质国际合作基地,近年来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多项出色的技术服务。目前,他们在食品安全的技术研发上又有哪些新进展?

    国际比对80多项

   “应该说,无论是过去和现在,我们一直都是围绕着国民经济建设和老百姓的需要,在发挥计量技术的服务优势。”谈到目前食品安全技术的重点研究工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常务副所长李红梅若有所思:“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要求计量科技标准检测给出科学数据,提供技术保障。食品安全中的计量科技工作一直是我院领导抓的重点工作,谈不上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应该说,一切‘进行时’都是市场急需的。”

   比如,目前化学所正在做的两项国际比对工作:浓缩苹果汁农药含量比对、茶叶中的金属含量比对。虽然听起来是柴米油盐的生活琐屑事,但却都是牵扯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大事。

   “而且,这两项工作都是由我们负责组织实施,代表中国行使国际比对的有关技术数据收据、发布、授权等工作。”李红梅介绍。

   从2007年化学所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标准物质国际合作基地以来,这样的食品安全的比对工作他们已经作了80多项。单是在国际计量委员会物质量咨询委员会组织的食品领域国际比对就有30多项,如鱼油中的农药残留检测、三文鱼中有害物质含量测定、红酒中的铅含量测定、奶粉中维生素含量测定、牛肝中的元素测量、大豆粉中元素比对等多种基体多种组分的比对,均取得了国际等效一致的优异结果,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库存“标物”近160种

   一个苹果,都含有哪些有效成分?技术检测机构使用那些方法检测?他们的检测方法是否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他们实施的监测手段是否科学?科技人员情况如何?都要有一个“谱”可靠,这个“谱”就是可溯源的标准物质。因此,老百姓关心的、国民经济发展必须的、最新的标准物质研究,是化学所保障食品安全技术研究中的重头戏。

   在化学所6楼的国家标准物质实物库中,就保存有这样的食品类标准物质近160种,包括食品分析用基体标准物质、食品中农药、兽药、工业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分析用标准物质、食品中营养及功能成分分析用标准物质、食品添加剂分析用标准物质、酒类分析用标准物质等。而且,这还不包括他们参与研制和参与定值的其他类食品标准物质。

   “这些标准物质就是基础中的基础,基本涵盖了食品安全领域的热点,能满足各类食品检测实验室的不同需求。”李红梅说。

   除此之外,为保证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正确性,化学所还作为主导实验室,在国内食品安全检测能力验证中,组织开展了《甲醇-杂醇油检测》、《有机氯农药溶液检测》、《饮料中色素检测》、《大豆粉中营养元素检测》、《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苹果汁中拟除虫菊酯检测》等检测技术标准制定,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的检测与溯源能力做出贡献。在微生物、生物毒素、转基因等关系食品安全领域方面,他们取得的新成果,已经在农副产品放射性核素检测和在辐照食品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技术专项200个

   另外,一些新的保证食品检测的关键技术也正在研发当中。李红梅介绍,根据卫生部去年12月和今年2月份公布的两批非法食品添加剂名单,他们正在进行几项食品添加剂方面技术检测研究工作,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

   像这样的食品技术标准研究,截至2008年3月,化学所代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已经完成了近200项。其中,食品安全方面的国家级科研课题10余项,总经费2000多万元。在十五攻关项目中,完成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痕量污染物权威检测技术及计量基标准的研究》、《食品、中药与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检测技术研究》、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化学测量溯源急需标准物质研究》;国家质检总局项目《农药残留量检测量传溯源体系建立》等科研成果,研制了满足国际国内检测标准及检测机构需求的140余种农药、20种兽药纯品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纯品标准物质的空白,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未来强攻5方面

   “目前,根据‘十一五’规划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我们正在参与研究制定我院食品安全三年规划。我们设想这个规划也应该是和国际接轨的。具体到化学所的技术工作,应该是在国际互认、标准物质研究、测试评价、检测能力验证等5个方面加强能力建设。”李红梅拿过一张图表,上面是一些英文的图示说明,标题是“食品安全领域国际测量溯源图”,内容显示也是她说的“国际互认、标准物质研究”等5个方面。

   作为技术中的“母”技术,在未来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计量技术的基础作用只能突出,而不能削弱。李红梅介绍,这些基础技术包括加强食品、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有毒、有害物质分析及前沿检测技术和技术标准的研究;加强食品安全检测用标准物质研制和化学测量溯源体系建设,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急需的量传溯源体系,提高各级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提供技术保障和必要的量值溯源条件。

   “既站在前沿,又注重基础,在将来的《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中,应将计量技术写进去,突出其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性技术地位和作用。”李红梅强调。

   稿件由本报记者杜吟采写《中国质量报》3月15日17版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