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北京不限车给车市吃下“定心丸”

2008-11-25 07:16:28 中国质量新闻网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11月19日表示,北京市政府已做出决定,不会采取控制机动车总量、限制居民购买机动车、限发车牌等措施来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这一顺应民意和大局的表态,给国内车市和向往拥有一辆家庭轿车的北京市民吃下了“定心丸”。

   近段时间,关于北京明年要限制新增汽车数量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想要购买一辆家庭轿车的老百姓匆忙在年底购车,怕的就是北京在汽车牌照管理上的政策风险。更多汽车业内人士担心国家倡导多年的鼓励私人汽车消费的政策会因为地方城市交通管理难题而减速或停滞。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的表态,顺应2004年发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倡导个人汽车消费、培育以私人汽车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的精神,符合当前国务院拉动内需的精神,对下一阶段国内车市回暖,让汽车消费升级并发挥更大的拉动内需的作用是重大利好。

   近日,在第六届广州国际车展上,一些汽车业内人士纷纷建言,当前各级政府应当注重汽车在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方面的巨大作用。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丁磊表示,汽车业整个产业链非常长,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的经销商,在带动就业等方面对于社会的贡献很大。上海通用汽车副总经理孙晓东也表示,对于依靠汽车拉动内需,国家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考虑。现在制约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有城市规划、环保等问题。

   笔者注意到,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汽车消费,德国已经出台了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从有关政策公布之日起至2010年年底,德国新购汽车免征机动车税一年,如果符合“欧Ⅴ”或“欧Ⅵ”标准,免征两年。这种做法既促进了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提升环保标准,还稳定了与整个汽车产业链相关联的就业岗位。

   当前,汽车数量的急速膨胀的确给城市交通管理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但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是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而不能从简单降低管理难度的角度出发,一刀切地制约发展。

   实际上,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培育以私人汽车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这一精神之外,还有一段很重要的表述,那就是要引导汽车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能耗、低污染、小排量、新能源、新动力的汽车,加强环境保护。笔者认为,这恰恰是大城市机动车管理工作一直落实不力的。所以,北京不限车,并不意味着放任汽车给城市带来的负面作用无休止扩大,管理者完全可以依靠政策调控手段,带动汽车消费向绿色、节能的方向转型。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