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我国电信业年投资额30年暴增900倍 电信神话30年

2008-11-20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1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电信业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邮电通信业保持了快速发展,邮政从传统步入现代,业务量持续增长;电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多方式的网络体系,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加快了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报告指出,30年来,我国电信业年投资额从1978年的2.6亿元增到2007年的2370.1亿元,增长900多倍,年均增长26.5%。全国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每百人0.4部,提高到了2007年的每百人69.5部。

    电话用户跃居世界第一

   从1978到2007年的30年间,我国综合通信能力迅速增强,网络规模容量、技术层次、服务水平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7年我国电话网络规模在世界排名,从1985年的第17位跃升至第1位。

   1978年,9亿人口的中国只有电话交换机406万门,其中自动交换机116万门,尚不及仅400万人口的香港地区;电话普及率比当时非洲国家的水平还低。

   30年来,我国固定电话快速发展。固定电话逐步由少数人享受的通信便利扩展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广大农村电话用户数迅速增加。到2007年年底,全国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6563.7万户,比1978年增长了188.9倍,其中城市电话用户达到24859.8万户,农村电话用户达到11704.0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7.8部。

   报告指出,我国移动电话发展也迅猛。1987年,我国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移动通讯阶段,当时用户数3000户。

   自此以后,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扩张迅速,到2007年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数由1988年年底的0.3万户增加到54730.6万户,年均增长89.2%;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41.6部,超过固定电话13.8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电话用户数排名全球第一位。到2007年年底,我国拥有电话用户数(包括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迅速增加,达到91294.3万部,是1988年的192倍。

    通信能力飞跃发展

   报告说,改革开放以来电信业通信能力取得飞跃发展,电话普及率快速提高,已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体系。30年间,我国已建成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

   面对电信的旺盛需求,电信部门逐年加大了投资规模,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小、技术层次低、通信质量差,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的客观需求相比,电信通信能力存在着巨大差距。30年来,我国电信业年投资额从1978年的2.6亿元猛增到2007年的2370.1亿元。

   在固定电话通信能力方面,到2007年年底,全国固定长途业务电路达321437个2M;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由1978年的0.2万路端增加到1709.2万路端,比1978年增长8545倍,年均增长36.6%;局用交换机容量比1978年增长125倍。

   在移动通信能力方面,从1988年到1997年,我国经历了移动通信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移动交换机容量从不到3万户猛增到2585.7万户,10年增长861倍。从1998年到2007年,移动通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移动交换机容量新增82910.4万户,增长32倍;到2007年,全国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8.5亿户,19年年均增长71.6%。

   报告显示,我国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光缆骨干网建设,到2007年年底,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77.7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到79.2万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159.6万公里。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建成并开通了中日、中韩、亚欧等多条国际陆地、海底光缆,为运营商国际业务的传送提供了足够的传送带宽。

    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

   报告指出,在大力发展基础电信业务的同时,为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电信部门加快数据通信、信息服务等新业务的发展,开办了电子信箱、电子数据交换、会议电视、电话信息服务和互联网等新业务,互联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994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1995年中国公众互联网的建成标志着中国互联网进入社会化应用阶段。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到2007年年底,网络覆盖到了全国31个省的所有地区和大部分乡镇,网民数从1997年的62万人增加到2.1亿人,居世界第2位;其中宽带网民数达到1.6亿人,手机网民数达到504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由1997年的0.1%上升到16.0%。

   到2007年年底,中国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由1997年的25.4Mbps增长到368927Mbps,10年增长14524倍;我国IP地址数已从2001年年底的0.2亿个增加到1.4亿个,全球排名由第9位上升到第3位;域名总数达到1193.1万个;其中国家CN域名在2007年里,以每天增长两万个的速度迅速崛起,已达到900.2万个,3年里增长20倍,创下了世界域名史上增长奇迹;网站数由2000年的26.5万个增长到150.4万个,年均增长28.1%;网页数达到84.7亿个。网民可以享用的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

   报告称,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为代表的信息化应用热潮方兴未艾,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极大程度地融入相当一部分人群的衣食住行、工作休闲之中。2006年中国各级政府网站平均拥有率达到85.6%;200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2992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1%。随着电子商务在支付方式、运营模式、物流配送、渠道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相关的法律规章不断健全,发展环境逐年改善,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来,到2007年年底,我国网民网络购物比例达到22.1%;电信运营商开发建立各类涉农互联网站超过6000个,我国已跨入信息时代。

    新兴业务不断涌现

   改革开放以来,电信业务向各领域迅速拓展,普及程度快速提高。电信部门在发展固定电话业务的同时,以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国际通信为重点,大力发展各类电信新业务,积极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新业务不断涌现。

   据悉,30年来,电信业总体上处于规模扩张阶段,固定、移动和数据用户的迅速拓展,拉动了电信业务量快速增长。2007年全年电信业务总量达到18591.3亿元,比1978年增长1500多倍,年均增长28.8%;年收入规模已从1978年的7.3亿元扩张到2007年的7398.6亿元,年均增长27.0%。

   报告称,近几年来,我国增值电信业务种类不断增加,发展非常迅猛,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增值电信业务逐渐成为电信业新的增长点。2007年,基础电信企业增值业务收入达到1487.2亿元,占电信业务收入的20.1%,成为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2003年至2007年间,移动短信业务发展迅速,成为移动数据增值业务的第一大支柱,2007年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5945.8亿条,5年年均增长59.1%。中国移动的彩铃、WAP、中国联通的“掌中宽带”等增值电信业务也迅速发展,为增值业务快速增长发挥了较大作用。

   报告评价说:“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邮电通信行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邮电通信业从来没有如此深入地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和各领域,从来没有如此深刻地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报告同时指出,邮电通信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滞后、网络和信息安全隐患、应急通讯和重要通信保障还不到位、电信行业的垄断和竞争激烈并存、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但报告认为邮电通信业未来前景光明,随着邮电通信业改革的深入、技术水平的提高,邮电通信业的服务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望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