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额外”召回承受几十亿元损失的蒙牛市场迅速恢复

2008-11-18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额外”召回承受几十亿元损失的蒙牛市场迅速恢复

消费者:支持这样负责任的“笨牛”

   从香港市民生活中消失了一个多月的蒙牛牛奶又回来了。记者从香港方面得到消息,三周前,来自蒙牛乳业集团旗下的蒙牛纯牛奶、高钙奶、酸酸乳等一大批深受香港市民喜爱的乳品全线“回归”商场货架,恢复了正常供应。

   与香港市民一样,风波之后,越来越多的大陆消费者重新将蒙牛列入了家庭采购的必需品名单。“我们从报纸上看到蒙牛额外召回了价值几十亿元的产品,这一点也在超市货架上得到了证实。”北京市民王大爷在沃尔玛超市的货架前告诉记者:“虽然很多人觉得蒙牛‘额外’召回导致巨额损失显得很‘笨’,但这让我们老百姓觉得心里踏实。”

   据《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在国家质检总局等六部门《关于立即全面清理检查市场乳制品的紧急通知》下达之时,蒙牛不仅将通知中明确要求的奶粉和液体奶全部下架,而且还将9月14日以前生产的价值几十亿元的乳饮料、冰淇淋产品下架召回,这种将可能的健康威胁“清零”的诚信举措,立即赢得了包括王大爷在内的许多消费者的信任。

    为什么蒙牛的损失那么大

   在蒙牛快速的市场恢复背后,是令人吃惊的数字。据媒体报道,“额外召回”将给蒙牛带来几十亿元的损失。

   有关专家指出,此次问题奶粉事件虽然波及到全行业,但主要的“重灾区”在奶粉市场,而蒙牛虽然是中国乃至全球液体奶的冠军,但是在中国奶粉市场却排在第十位之外,在婴幼儿奶粉市场的份额更小,按理说,蒙牛的损失也应该比较小。那么,巨额的损失来自何处?显然来自蒙牛的“额外”召回。

   在国家质检总局等6部门下发的《紧急通知》中,要求企业将市场上9月14日之前的“奶粉、液态奶”全部下架,自行检测合格后贴标方可重新上市。但同样以牛奶作为重要原料的“乳饮料”与“含乳制品”却并未纳入明确的下架范围。蒙牛却对9月14日之前的酸酸乳、冰淇淋等乳饮料与含乳制品实行了全面召回。

   “尽管抽检中只发现了很少批次冰淇淋和乳饮料不合格,集团依然决定将所有产品全部下架。”蒙牛乳业集团营销总裁赵远花告诉记者:“只要有1%的问题产品,对消费者就是100%的灾难,在对《通知》精神的领会上,企业责任是我们唯一的行动指南!”

   由于库存紧张,再加上批批检测周期较长,因此下架的产品往往未等检测完毕就已经过期。蒙牛集团副总裁赵远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下架即意味着企业几十亿的惨重损失”。正因为如此,蒙牛的这一举措也被很多人视作“笨牛”行为。那么,业内专家和消费者又是如何看待这头“笨牛”的呢?

    消费者信任这样的“笨牛”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在广州家乐福,一位消费者这样解释自己选择蒙牛的理由:“愿意主动损失几十亿的企业,他们的产品我们放心!”

   与本次大规模下架所造成损失相对应的是,蒙牛上市的全线产品销量恢复的速度也是惊人的。业内专家指出,蒙牛负责任的下架行为,直接促成了其销量的增长。前不久,在NBA中国赛的欢迎晚宴上,与会的国内外明星大腕和NBA高管不约而同地用饮用蒙牛牛奶的行动,来表达他们对蒙牛和中国牛奶的信心。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