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国内需求 拓展国外空间
11月8日,“首届水头·世界石材经济论坛”在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举行。这个素有泉州“南大门”之称的水头镇,面积仅117平方公里,人口仅有10万之多,就是这样一个闽南侨乡小镇,已经成为了国际石材市场呼风唤雨的一个“狠”角色。
国内多数业内企业入驻
据论坛主办单位之一的水头镇党委书记苏煌辉介绍,目前该镇共有石材及相关企业2000多家,全国60%的大型石材企业在水头都有加工厂及贸易机构,全国50%的石材进出口贸易额都来自于水头。他自豪地表示:“水头镇打造了全国乃至世界石材制造经济的大平台,有全国这么多的石材企业家在这里唱主角,把水头称为全国最大的石材生产加工集散地并不为过。”
作为主办单位的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会长吕安民感慨地表示,能在水头顺利召开“世界石材经济论坛”,充分证明中国石材加工业在世界石材经济中的地位,也体现出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材生产加工基地和最大的进出口贸易额国家的影响力。
石材业发展得天时地利
国内外专家在水头就一系列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一些专家表示,以水头为代表的中国石材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发展,主要得益于两点:
第一、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促使中国石材加工业高速发展。过去由于中国传统的石材加工和营销模式远远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迫使这个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开始重视“先进设备和整体加工技术提升”,以努力提高国内外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并纷纷涌现出一批大中型石材交易市场,如北京的西联国际石材、福建的水头国际石材城等。由于石材市场的厂家提供了质量较高的产品,而品牌意识也大大提高了,带动了许多大中型石材加工企业,他们是品牌推广的真正受益者。
第二、“中国制造”这个大品牌,造就了石材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国加入WTO组织,与国际贸易接轨,使原本庞大的国内石材加工业如虎添翼,他们充分利用加工成本低、市场需求量大的优势,纷纷引进国外先进加工设备和技术,改变了过去“小、乱、散”状态,出现了现代石材加工制造业。今天的南安水头,正所谓中国现代石材加工制造业的缩写,从而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生产石材最大加工制造基地,也成为进出口额最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