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业大型制造设备国产化的最后一个技术堡垒被成功突破。中国中材集团总经理谭仲明11月7日在辽阳市宣布,国外产品长期垄断国内水泥生产线高端设备市场的格局已被打破,中材旗下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最大型辊式磨在辽宁富山水泥公司成功投产运行,使中材集团在水泥装备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服务链,并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水平。
据了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能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严重不足。“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节能减排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而建材行业又是国家节能减排重点控制的七个行业之一。因此,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满足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要求,尽快实现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推动水泥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水泥从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历史任务。
作为水泥生产线上主机设备之一的生料粉磨设备,辊式磨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水泥工业窑外分解技术的成功应用和推广,窑磨能力匹配以及利用窑尾废气作为烘干兼粉磨热源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粉磨设备,目前已成为水泥生料系统粉磨的主导设备。因此,这台大型辊式磨成功投产运行,对调整水泥产业结构,促进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天津水泥院院长于兴敏介绍,这台日产5000吨辊式磨可以取代进口产品,除了具备价格优势,在供货工期系统服务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这台应用于辽宁富山水泥公司的辊式磨供货工期为10个月,比国外同类产品缩短了8个月,完全满足了水泥厂为期一年的建设周期。对国产产品替代国外同类进口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徐永模说,辊式磨的国产化成功源于中材天津院的战略决策与赶超国外先进水平的使命感。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中材集团多年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对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准确,善于解决市场最需要的,随着辊式磨核心装备技术的攻克,其全球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的地位将更为巩固。谭仲明介绍说,天津院是专门为国内外水泥制造商服务的专业公司,天津院的辊式磨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中材集团的领导下,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陆续研发、设计并推广使用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但为中材集团“科技型、产业型、国际型”企业战略定位的实施发挥了重要的核心作用,而且为我国水泥工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中国水泥技术和装备“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发布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