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空调行业寒气逼人

2008-11-13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现有库存1400万台  低能效产品占八成以上

空调行业寒气逼人

   “跟美的空调合作了5年,2009冷冻年度我们必须结束这段本来很愉快的合作。”广西柳州一家空调核心经销商10月底表示。然而更让空调经销商头疼的是:格力、美的等空调厂商在渠道的库存压力以及2009冷冻年度“打款必须拉货”的新政策。

   经销商道出了产业链的困境。整个空调行业已查明有1400万台库存,而低于3级的低能效空调占比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到2009年上半年新空调能效标准启动前,企业面临巨大清理库存的压力。700元的空调工程机已经是今年10月空调清库存大潮中出现的现象。

    经销商之痛

   “我们的床底下都是空调。”这是2009(2008年9月-2009年8月)冷年开局,空调经销商的声音。渠道商的声音反映了一个问题:厂家通过转嫁库存降低成本。“先打钱,后发货”,格力电器创造的类金融模式已经为所有空调厂商所学习。

   以前,经销商打款后并不被要求立即提货,可以先存放在厂家仓库,热卖之前才提货,不好卖就退给厂家。现在,空调厂家为了节约成本,规定打款后必须提货,一般要按照打款金额50%~70%提货,这增加了经销商新的库存压力。

   有空调经销商算了一笔账,成本开销至少要2万元/月,品牌空调价格平均在2500元左右,销售提成10%,即每台空调可获利250元,一个月至少销售80台空调才能不亏,但近一年来几乎月月亏损。

   2008年格力电器的专卖店数量已接近1万家,美的空调的专卖店也超过5000家,虽然格力给了渠道不错的激励政策,而且还通过转让10%股权给河北京海等10家核心经销商来实现利益捆绑,但大多数空调经销商却不能享受到这样的利益分成。

   格力与美的两大巨头的针锋相对让经销商也受到了影响。广西柳州的这家经销商,2008年其销售的品牌主要是格力、美的、科龙和松下,然而由于美的此前要求所有专卖店只能卖美的品牌,格力也要求其专卖店不能销售美的、海尔的空调。空调全行业萎缩势必使新一轮的经销商整合提上日程。

    库存危机

   虽然格力电器和美的电器前三季度分别取得了14.4亿元和12.5亿元的净利润,但这两大巨头却高兴不起来。

   10月底,格力电器和美的电器发布的三季度报显示,格力电器55%的净利润增长率比上半年的110%已经大幅下降,美的电器的净利润更是因为投资收益剧减而出现了24%的下降,显然空调行业的巨头已经开始感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出口,以及国内空调市场饱和的压力。

   2008年空调销售不畅,导致经销商在2009冷冻年度一开局无法拿出采购新品的货款,很多经销商不得不放弃了空调的销售。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