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飘散着一股恶臭,洗碗池散落着污垢和碗筷,几个工人正把冲刷完毕的碗筷放在地上晾干,旁边的地上还散落着包装用的塑封袋,上面赫然印着:本餐具经过严格消毒,请放心使用。
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北京通州区一家黑作坊看到的情景。这家“餐具消毒”加工企业每天要为周边地区提供2000多套“洁净餐具”。而在多天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在“餐具消毒”这个行业里,这样的黑作坊大量存在,它们散落在京城各个城区和郊区,而我们看到的表面干净的“洁净餐具”企业环境之恶劣、卫生状况之差令人触目惊心。
工业纯碱增白
黑作坊成为“主力军”
晚上六点钟,赵梅(化名)准时来到了通州区台湖镇田府村373号,一辆中型货车缓缓驶入了这座民房旁边的车库,随着后车厢门的打开,她和其他8个工人熟练搬起装满使用过的“餐具”的箱子,从原本紧闭的大门里进去。
这是这位来自河北张家口的刚满20岁的女孩一天工作的开始。这个“康洁餐具消毒服务中心公司”是她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
不到20平方米的院子里,一间办公室,一间休息室,还有几个洗碗用的屋子,由于是夏天,整个院子到处飘散着恶臭,院子里地砖下不断向上渗着污水,不过赵梅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和其他工人一样,她熟练地把餐具放到一个布满污垢和菜渣的池子里,从旁边地上拿起装着“清洗剂”的白桶,随后,又从地上的一个印着“工业纯碱”的编织袋里倒出一些白色的粉末,“用碱干吗呢?”记者问道,“用碱洗的白些。”她抬了一下头,轻声告诉记者。对于她和其他工人来说,每天2000多套的清洗量,越早干完就可以早点收工。而她们要干的,除了洗碗,还要把洗净的碗筷晾干,再手工用塑封包装把餐具包好、装箱。
“哪有啥高温消毒啊,那个机器根本就坏了。”她指着屋里一个布满污垢的高温消毒机告诉记者,“电费太贵了,消毒柜和烘干机都只是个摆设。”而就在隔壁的一间屋子里,放置的两个消毒柜也布满了灰尘,地上散落着正在晾着的成堆碗碟,用乌黑的抹布盖着,“清洁剂不冲干净,就放在一边控干,这样的餐具显得光滑,亮泽。”旁边一位姓陈的工人向记者传授着“经验”,“晾干后拿塑料膜装好把口一封就行了,看起来还特别干净。”
前面摆着许可证
后面使用洗衣粉
而记者在燕郊另一家名叫“洁万家”卫生餐具的生产车间暗访时发现,几名女工正在用大袋装的雕牌洗衣粉清洗餐具上的油渍。面对记者的质疑,靠窗的一名女工显得非常自然,她告诉记者说,“只要烘干一下,再消毒处理就干净了。”
而记者看到,这位女工所说的“消毒”,就是把这些洗过的餐具简单地放进一条消毒流水线上过一下进行烘干。然后这些餐具又被六七名员工用手装进塑料包装内,再使用两台封口机进行封装。记者注意到,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这些从事包装的员工没有一个戴手套。一名装箱的男工告诉记者,他们这活也不轻松,每个月只有700元左右。
而在另一边的办公室里,该厂的老板用手指着摆放在桌上的餐具消毒许可证告诉记者,“我们这个是廊坊少数有这个证的加工厂,绝对合格和正规。”除此以外,他还陆续拿出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各项证件。但记者发现,其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是“清洁服务公司”。“这些执照好办吗?”记者问。“好办,就登记交钱就行,也没有专门餐具清洁这个类别,说实话,我这个证干家政也可以。这个行业是最近几年才有,啥标准也没有。”这位负责人这样说。
“我们的餐具主要是销往燕郊的饭店,主要也是在这里关系硬,你看,连许可证都有了。每天都有一万多套的量,节假日更多,生意还不错。”谈话间,老板显得很得意,“价格没有低于0.7元的。”但是记者在一旁的供货单上看到,这家公司的实际供货价格都在0.5元~0.6元。
100多家工厂
上规模不达十家
这是北京郊区一处隐藏在民居内的卫生餐具加工点。
“每天北京市使用的消毒餐具达到40万套,这个市场才刚刚打开,我们测算了一下,真正发展起来预计能够有200多万套的需求。”一家名叫“喜乐迪”相对较正规的餐具消毒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而现在北京市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做消毒餐具的企业就有上百家。但实际上,这里面真正正规的还不到十家,其他的大多也是小作坊,没有登记还在生产的黑作坊更是不计其数。”
“我们这样相对正规的企业都快被挤垮了,这几个月来我们的客户少了1/3还要多。”这位经理指着办公室空了一半的客户档案柜告诉记者,“这些小作坊产品供给饭店每套才0.4元~0.5元,而我们的成本都在每套0.65元,量少了还要更高些,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和他们竞争,而饭店只看价格,因此我们只能白白地看着他们把客户抢走。”在他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如果按照购买正规洗碗和消毒以及塑封全自动生产线,并且用纯净水清洗,严格高温消毒,使用正规的清洗剂,这样的成本每套要在0.65元~0.67元,而这必须是在保证量在一万套左右。“我们现在量每天只有7000~8000套,每套价格为0.8元~1.1元,刚刚能够持平日常成本。我从2007年开始投入了200多万了,根本收不回来。”
“早知道这个行业这样乱,当初我根本不会进来。”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不是监管不力,坦白说,根本就是没有监管。”记者从工商及卫生部门了解到,消毒餐具从2004年底起,国家取消了卫生部门对消毒服务机构的卫生许可,消毒餐具公司注册时不用事先取得卫生许可,就能办理营业执照。据这位负责人透露,国家也没有出台任何标准对消毒餐具是否合格进行规定,所谓的检疫报告,也是参照卫生部门规定餐馆后厨餐具清洗标准。“就是这样的检查,也是我们自己把餐具送到有关部门,交钱后人家才给出报告。”他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