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18家建材商联名追债装饰公司 南京引爆家装诚信危机

2008-11-04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南京一家名为联盛装饰的企业日前携款消失。事件发生以来,南京家装业一度遭遇诚信危机。据可靠消息,这一事件不仅给80户直接业主造成了巨大损失,也使部分建材供应商及装修工人深受其害。截至日前,一份汇总了18名被欠款材料商的追债名单浮出水面,令事态进一步深化。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家装市场的不规范,装饰公司消失事件几乎每年都有,而这次的联盛事件可谓是历年来后果最严重、影响最恶劣的一次,对南京整个装饰行业的诚信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8家材料商近百万元货款

    被席卷一空

   联盛装饰老板携款消失事件,使其合作材料商也血本无归,受到牵连。据了解,有18家材料供应商被联盛公司卷走材料款,款项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提及联盛卷款事件,材料商孙先生显得异常激动,他表示:“从年初到现在,联盛装饰一共欠下了我7万多元的人造大理石台面款,现在老板找不到了,辛苦了大半年的钱全泡汤了!”

   经初步统计,联盛装饰蒸发卷走了近百万元的材料款,其中包括木材、大理石、玻璃、人造石台面、水泥黄沙、五金、水管、瓷砖等在内的共18家建材供应商。瓷砖供应商王先生是此次事件中损失最为惨重一家,他气愤地表示:“18万元材料款就此打了水漂,实在是于心不甘!”至于下一步维权打算,王先生表示会借助群体的力量,同时考虑尽可能走司法程序。

    拖欠员工工资

    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

   和材料供应商一样,联盛装饰数十名员工也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据了解,几乎每个员工都有几个月的工资没拿到,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一位曾经在联盛装饰担任设计部经理的殷先生透露说:“今年10月1日,我离开了联盛装饰,截至目前公司还欠我15000块钱工资。”

   “他们还欠我两个月工资没给,幸亏我走得早,要不然损失更大!”一位8月份离开联盛装饰的设计师说。同时也希望社会舆论能对联盛事件充分关注并施加压力,更呼吁有关职能部门对联盛事件主要当事人立案追究,依法查处。

    家装业诚信危机

    引发行业大讨论

   本次联盛事件给家装行业诚信度带来严峻考验。部分网友认为“这种情况吃亏的总是消费者,遇到这样的装饰公司,多半只能自认倒霉”;还有网友直言受害业主是“被家装公司惯用的‘烧钱式’营销方式蒙蔽了双眼”;另有一些有识之士则针对家装行业的监管缺失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建议设立“网络装修黑名单”来实现业主的知情权,确保对装修公司市场行为的公众监督等。

   南京市装饰行业协会会长朱炳生认为,家装公司频频出事是在给整个行业抹黑,家装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也因此大打折扣。他表示一些装饰公司钻行业标准缺失的空子,最终是自取灭亡。

   美庭家居董事长徐振宇表示,装饰公司玩蒸发对行业是一种打击,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家装公司的信任度。同时他也指出,装饰公司应该在总结和反思中寻求发展,而不是走歪门邪道捷径,相信通过这一惨痛的行业洗牌,能够更加净化南京家装市场。

   面对家装市场的监管体系缺失,消费者到底该如何选择装饰公司呢?朱会长提醒消费者,在选择装饰公司时,已经不能停留在看其是否有资质证书,另外还要看公司规模大小,更要多了解该公司的行业口碑。因为时下临近年底,迫于工人工资、房屋租金以及各项费用的压力,在年底装饰公司玩蒸发的几率更大。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