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节能家电需消费者买账

2008-10-30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根据新修订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新标准,我国空调能效标准的入门等级将由原来的5级提升至2级。如果该标准按计划能于2009年3月实施,那么目前占市场份额90%左右的高耗能空调(3~5级)将被强制禁止生产和销售。算起来时间只剩下5个多月了,按说空调厂家应该相当紧张,想办法将现有的高能耗空调库存赶快处理掉。然而,从刚刚过去的“金九银十”这一家电销售高峰期各大家电卖场的销售表现来看,空调厂家一点也不着急,他们似乎不为新标准所动。

   大多数空调厂家只是按照正常的假日促销方式对4、5级空调产品进行了有限度的降价,而且,他们似乎也不打算为明年3月新标准实施而采取清仓措施。空调厂家的这种反应表面看来有点不正常,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却在情理之中。他们不急不躁,是因为有人给他们吃了“定心丸”。谁?消费者。

   虽然国家已经明确规定,每台进入市场的空调机上都要加贴“能效标识”,以显示该空调的能效等级,但消费者购买空调的时候,大多却对此并不十分关注,他们最留意的还是价格和性能,只有3成左右的消费者会问及能效标识的意义和各个能效级别的差异,而其中也不乏对高能效空调节能效果真实性表示怀疑者。消费者的这种购买心态一方面让维持高价的高能效空调的市场空间一直打不开,一方面又给价格相对低很多的高能耗空调留出了宽裕的现实生存余地。

   不过,万事都有两面性,“定心丸”也有两个味。厂家目前虽不担心高能耗空调的销路,但吃下消费者的这颗“定心丸”之后,却也体味出一种难言的苦涩:如果消费者的心态依然如故,明年3月之后,高效节能空调的市场销售必然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到时候发愁的恐怕倒是这些空调的库存了。何止是空调产品,在家电领域几乎所有的节能产品都或多或少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说一千,道一万,节能家电市场要想有所发展,突破不了产品价格偏高的瓶颈,是无论如何都不行的。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节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些工作多着眼于能源消费的前端或中间过程,却忽视了现实消费市场的拉动。要知道,节能产品再好,挡不住消费者不买,对过程的促进力度再大,架不住消费者不感兴趣。对消费者来讲,少花钱是最现实的。

   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表明,国家对消费者购买节能产品实施财政补贴,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意大利最近刚刚推出了一项空调“节能返款”政策,这项政策规定,居民安装一台高效节能空调,可获得由政府出资的返款,返款为该空调价格、安装费、增值税总和的55%。这项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公民的购买热情,节能空调市场一下子火了起来。而我国目前正在推行实施的“绿色照明工程”,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节能家电的出路,在于合理、正常的市场价格。只有真正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从消费者的角度推动节能工作,才能形成市场需求,而市场一旦发力,就不必担心企业会有什么问题,也不会面对在制定能效标准中的各种阻力,企业自会积极自愿地开发、生产和销售节能产品。也只有节能市场合理了,产品普及了,才能形成节能环保的社会大环境。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