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汽车市场终于对大排量汽车踩下了“刹车”。国内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而排气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消费税升降之间,赢得了一片叫好声,大家都认为“抑大扬小”有利于节能减排,中国汽车市场对大排量汽车,尤其被称作油老虎的SUV(运动型多功能车)抬高了门槛。可就在国际市场上SUV热迅速退潮的时候,我们在中国的马路上却看到了越来越多的SUV;高油价时代SUV却领涨车市,这成了中国汽车市场上的一个反常现象。那么汽车消费税上调一个多月以来,对SUV究竟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呢?
SUV热销
在云南昆明某汽车市场,代理欧洲车系的销售员小张告诉记者,即使在今年汽车市场普遍不景气和提高消费税的背景下,大排量SUV在所有车型中,也是最好卖的。记者从这家销售商处了解到,报价在71万元至138万元之间的豪华SUV奥迪Q7目前销售火爆。
小张还告诉记者,SUV一个月大概能卖10至15辆,其中宝马X5还有奔驰ML、GL系列,都卖得不错。看来,高油耗和提高了的消费税新政,丝毫没挡住SUV前进的步伐。该汽车市场的一组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国内的进口量就有331辆美国通用公司的悍马H3,而在英国本土从来没有火爆过的路虎,在中国上半年的进口量竟然达到7375辆,还有宝马X6也开始量产,该汽车销售市场的一位李经理告诉记者,近年来整个中国SUV市场以近乎疯狂的速度在增长。
谁在买SUV
究竟是哪些人在购买这价格昂贵、油耗惊人而且废气排放量大的SUV?
其实,SUV不仅在云南畅销,在全国各地的车市,今年都是最大亮点,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SUV销量达到22.44万辆,同比增长42.01%,而同期轿车市场的增幅只有17%,油价越高,“油老虎”越吃香,这一反常现象让人无法理解。
记者在昆明市北市区的一个汽车交易市场见到了已经交了定金、前来提车的王先生,他预订的这款车是排量为4.8升的保时捷卡宴,百公里耗油量接近30升。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看重的是这款车的个性化特征,觉得车的颜色比较有变化,比较跳跃。王先生从事矿产开发,在他眼中,拥有一款豪华SUV是中国人生活富裕起来的象征,SUV能带来普通轿车所不能带来的享受:宽大的车身和良好的通过性。“驾驶时的动力非常强,有推背感。”王先生说。面对高油价和提高的消费税是否有压力时,王先生却显得不以为然。从王先生的身上不难看出,对于高端消费人群来说,高油价和上调了的20%~40%消费税,也不过是小菜一碟。
同样是在该车市,前来咨询的李先生也向记者谈起了他买了不到半个月的SUV三菱V70:“质量、性能在中国人眼中是比较过关的,最起码是四驱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样的道路,都能开。说句老实话,我不太在意耗油量。”李先生还说,听着发动机强劲的声音,他感觉特别过瘾。像李先生这样“汽车象征身份”的心理在很多消费者中依然难以摈弃,他们认为大排量车型更能凸显车主的身份和地位。
有着李先生这样消费心理的人在云南并不是少数,在昆明市中心附近一高档社区里,记者见到了开着排气量为3.0升的丰田霸道车的小肖。从事建筑业的小肖,对于汽车等大宗消费品,她更看重的是气派和体面,而从不考虑油耗和环保。她的车百公里耗油20升,大概一个月要4000多元的油钱。小肖告诉记者,大排量SUV已经开始成为时髦都市女性的新宠。
实际上,对大多数私家车主来说,买SUV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用来越野,一辆100多万元的豪华SUV,很多人也舍不得真拿它去翻山越岭,他们更看重的是SUV人高马大的身躯和威风凛凛的驾驶体验。
国外滞销国内热销说明了什么
记者从国家信息中心查阅到的一组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进口大排量SUV总销售量是154556辆,居然同比增长达79%。大排量SUV为何能够在国外销量锐减的情况下在中国逆市上扬?
一位在昆明长期从事汽车销售、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这些人的钱花得是最冤枉的,SUV具备两项功能,一个是高速性,一个是越野能力,如果我们不用它的越野能力,显然这部分钱是白花的。”该业内人士说。除了看重越野性之外,大排量SUV带来的加速感也是不少人所追求的,而记者从相关专业人士那里了解到,推背感是任何一辆车上都可以找到的,而并非大排量车型的特性。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多数人在选择豪华大排量SUV的时候,更看重的是SUV的安全性、多功能性以及驾驭SUV的感受,而从不在乎油价和高油耗。但有业内人士表示,早在几年前,国外就有一种理论,认为SUV缺乏安全感,比如它以高速过弯道时,由于重心比较高,很可能会倾覆。更为危险的是,当SUV在路上行驶时,一旦和行人发生碰撞,SUV往往会带来更致命的伤害。
看来,对大排量SUV说NO,我们还需要更多举动。国际市场已经开始起步了,福特、通用、丰田等汽车巨头正在竞相减产大排量车,甚至关闭了生产大排量SUV的工厂。
本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消费者是买高大威猛的SUV,还是开灵活小巧的微型车,完全有选择的自由。但是,在能源紧缺、污染加剧的今天,这项个人消费看起来也就不再仅仅是个人行为了:其一,SUV油耗惊人,虽然这部分支出看起来是由车主或购车单位埋单,但实际上消耗的却是我们共同的资源;其二,SUV的污染物排放要高出轿车两到三倍,对空气的污染更为严重。这样算下来,开一辆大排量SUV在为个人带来满足的同时,却也损害了大家的公共利益。
当然,在国内SUV热销的背后,我们不应该简单指责那些消费者。节能环保这样的理念需要人们的自觉,也应该有更公平合理的方式来体现和推动,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干预和引导。而这恰恰是有关部门亟待加强的环节。
消费税抑大扬小,这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我们应该把SUV的“刹车”踩得更紧一些,遏制SUV对能源的过度使用和对环境的过度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