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女性网民的关注点、消费习惯将影响未来互联网发展方向
在早期的网络世界里,男性网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时至今日,网络世界已经基本实现了男女平等。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通过历次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网络受众的性别比例逐步趋向平衡。在1997年10月CNNIC的第一次互联网调查中,男性网民占到了87.7%,女性只占12.3%,这是与当时上网人群多局限于男性偏多的研究院所技术人员有关的。随后的调查显示,网民的性别比例逐年逐步趋向平衡,女性网民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男性。到2008年7月的CNNIC第22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结果显示,男性网民占53.6%,女性占46.4%,这一特点表明中国网民男女性别比例结构越来越趋近于一个合理的比例,网民结构更接近自然公民属性结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分析师赵慧斌告诉记者,根据雅虎日本的数据显示,其与中国网民的发展情况类似,在雅虎日本1996年9月的网络调查中,女性网民只占12%。在2008年4月其最新的调查统计显示,女性网民的比例已经上升到了46%。而且,美国的情况也与此类似。
赵慧斌表示,按照传播学界的共识,当一种媒介的使用者人数超过总体的20%以上,它就跨越了“普及”的门槛。以美国为例,为达到这一标准,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而网络只用了5年。根据传播学中的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当一种新产品或服务在其潜在市场中占据10%~20%份额之际,就达到临界数量,扩散率就将急剧上升,进入快速扩散阶段。目前男性互联网普及率为19.9%,女性为18.3%,已跨越10%的临界点,网民快速增长,网络边际效应将逐步加速、凸显出现。
根据网络流量统计公司ComScore MediaMetrix今年5月的数字,美国女性网站的到达率已达8500万名拜访者,和去年同期相比,成长幅度高达42%,其中几个大型女性网站,更有超过90%的巨幅增长。
目前,中国网民中女性比例比2007年12月42.8%的女性网民比例上升了3.6个百分点。与2007年12月相比,男性和女性网民互联网普及率均在上升,但女性互联网普及率上升略快。
赵慧斌认为,随着女性网民数量的进一步增加,互联网中的“半边天”将会在未来互联网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她们的关注点、消费习惯都将影响甚至改变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方向,针对女性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网络形态改变将可能更深远地影响互联网的发展。
在现实中,大多数的购物是由女性完成的,网络购物也是如此。赵慧斌分析说:“电子商务和资讯在女性维度上的进一步细分,为创新者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然而,在现阶段,国内的女性网站很大一部分是瑞丽等时尚杂志的网站,专业女性网站尚未进入一个充分竞争的状态。那些以女性为诉求目标的网站,应该专门针对女性进行网站色彩、页面设计,根据女性喜好进行商品陈列以及文字表达,以更好地适应女性的习惯,为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