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互联网沾尽奥运的光

2008-09-18 07:09: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互联网沾尽奥运的光

网民资讯消费大大增加 网络视频应用快速发展

    □ 本报记者 陈军梅

   9月1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万瑞数据发布的《北京2008奥运会互联网传播效果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大大增强了网民的资讯消费能力,网络媒体充分竞争卓有成效,推动网络视频等应用快速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件。

   报告显示,奥运会期间,网民上网时长增长25%,平均每天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为3.39个小时,而其中的1.63小时花在了奥运相关内容上。以此计算,奥运网民平均每周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为23.8小时,依据今年6月底的数据,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9小时,相比之下奥运带来的网民资讯消费大大增加。

   作为综合性体育赛事,此次监测的9家网站的奥运频道与7月份体育频道总流量相比,奥运期间独立用户数增长6倍,页面浏览量增长22倍。在奥运期间,这9家网站中每天访问奥运资讯的用户平均占到76%,奥运期间共有约1.8亿独立用户完成17亿个访次,奥运成为网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网民行为的转变将给竞争者提供机会。调查结果意味着,奥运会这样的重大事件成为改变网站竞争格局的机会,如何抓住这种机会则是对网站的考验。

   对等互动是互联网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点,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网民对奥运信息的积极参与和反馈成为一大特色,各种形式的奥运信息互动活动非常活跃。

   调查表明,26.2%的网民参与了媒体互动,17%的网民参与了奥运信息转发,22.5%的网民参与了奥运相关内容的社群讨论,这些数据体现出网民对北京奥运的高度参与性。

   赛事文字新闻、视频直播、图片是最受关注的奥运信息形式。调查显示,56.2%的网民最关注赛事文字新闻,50.4%的人最关注视频直播,47.6%的网民则最关注精彩图片。调查发现,11%的被访者,在回答偏好的互联网奥运资讯形式时,只选择了视频,他们平均每天在线时长3.32小时,而其中1.77小时用来获取奥运内容,而这1.77个小时中,将会有很大一部分被花在奥运视频上。这是一个接近2300万的网民群体。值得一提的是,奥运视频版权保护得非常好,这对于网络视频的发展路径非常有借鉴意义。

   本次报告首次根据偏好的形式、时间花费、互动参与行为、媒体选择四个标准开展了分群研究,这对于各种网络应用锁定目标客户更具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

   其中重度互动群花费时间最多,平均每天4.52小时,其中一半花在获取奥运内容上;参与互动的比重最高,这个群体中,学生所占比例达到44%,他们在四个群体中平均年龄最低,只有26岁,他们是互联网上真正体现互联网互动、用户生成内容属性特征的群体。

   而轻度使用群花费时间最少,平均每天2.73个小时,其中花在获取奥运内容上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偏好的信息形式最少,他们在互联网上根本不看奥运相关视频,而是主要在上面看文字新闻和精彩图片。

   视频直播群这个群体100%的人偏好视频直播;他们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不多,但是其中用来获取奥运信息的时间所占比重最高。

   多形尝试群这个群体在各个形式的偏好都比较高,这使总体偏好的形式数最多,达到3.66个,但是与视频直播群体不同,他们对视频回放的偏好度超过了视频直播。这个群体是四类人群中唯一一个女性规模超过男性的群体。《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