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昕
2008北京奥运蕴藏的巨大营销商机让各行各业为之疯狂起舞。在汽车行业,奥运合作伙伴的争夺战,以大众汽车的“独舞”而告终。面对大众汽车的异常活跃,上汽通用五菱、奇瑞、上汽等其他车企也不甘落后,竞相开展“非奥运营销”,以期分得一块奥运蛋糕。
盘点各车企的“非奥运营销”,可谓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有的专注公益,有的创意非凡,有的剑走偏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车企“非奥运营销”的“六宗最”。
最公益
上汽通用五菱
动作:2007年10月,赞助国家举重队;2007年12月,捐赠60辆五菱之光服务奥运;2008年6月,捐赠10辆“大微客”五菱荣光服务奥帆赛;2008年7月,开展MSN网络签名活动,为国家举重队加油,签名可兑换博爱基金币,用于贫困地区博爱卫生站的建设;2008年9月,上汽通用五菱在地震灾区援建的首批5家卫生站即将落成挂牌。除此之外,上汽通用五菱还计划在举重队员家乡建立博爱卫生站,以改善当地医疗卫生条件。
点评:没有奥运特别版汽车上市,没有任何以奥运名义的终端促销,将公益进行到底,让公益更纯粹,是上汽通用五菱非奥运营销的核心。让上汽通用五菱欣喜不已的是,国家举重队一举拿下奥运首金以及8枚金牌1枚银牌的优秀表现,与自身上半年以35万的销量领军微车市场的表现非常默契。
最创意
吉利汽车
动作:2007年3月,北京吉利大学举行“志愿奥运、倡导新风”万人誓师大会,支持北京奥运;2007年10月,推出奥运版自由舰,购买者送奥运门票;2007年11月,赞助了一辆吉利自由舰,支持老艺人虞扶群为期300天、走遍56个民族的奥运宣传之旅,吉利借此引起人们关注。
点评:奥运版自由舰适时推出,特别是赞助自由舰走遍56个民族,300天的旅程蓄足了营销题材,小投入、大产出,在各车企的非奥运营销中独树一帜。
最大牌
一汽丰田
动作:2007年,邀请7位各领域的奥运冠军,组成奥运助威团;2008年4月,推出皇冠奥运特别版;利用冠军资源,通过签名、抽奖等方式开展终端促销。
点评:7位奥运冠军,可谓大牌云集,阵容空前。但大牌只是配角,一切都是为了市场,丰田从不掩饰自身的商业目的。
最独特
奇瑞汽车
动作:2008年年初,捐赠50辆混合动力车奇瑞A5作为奥运绿色交通服务用车;2008年4月1日的北京车展,推出以“BB、JJ、HH、YY、NN”命名的五娃车;2008年4月15日,推出A5奥运特别版,同时开展奥运终端促销活动;2008年7月13日,防弹SUV入选奥运安保车辆。
点评:当众车企苦思营销良策时,奇瑞大胆推出五娃车,可谓剑走偏锋。业内专家认为,奇瑞采取的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营销方式。
最划算
北京现代
动作:2005年到2007年年底,北京市共更新出租车56772辆,北京现代伊兰特、索纳塔车型34251辆;2007年年底,奥运纪念版上市。
点评:与大众争夺奥运合作伙伴失败后,北京现代另辟捷径,占北京更换出租车总量的60.51%的现代车型,成了首都一道亮丽的风景,拉动了销售的同时,也赢得了眼球。
最遗憾
上海通用
动作:2008年年初,上海通用副总经理孙晓东代表凯迪拉克品牌与刘翔签约,凯迪拉克作为刘翔的专用车,刘翔代言的广告也立即投入传播;2008年4月,瓦格纳在搜狐签名,支持北京奥运;在终端,开展奥运期间免费试车活动。
点评:可以说,与飞人刘翔的签约,是通用“非奥运营销”的最大亮点。让上海通用意想不到的是,刘翔在奥运期间因伤退赛,一时成为备受争议的明星人物。这对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上海通用来说,可以说是巨大的遗憾。《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