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家电“德比战”到底便宜了谁

2008-09-04 07:25: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胡立彪

   在体育赛场,人们习惯于将诸多参赛队伍中来自同一城市、同一省份、同一国家的两支队伍的对抗称为“德比大战”。现在,“德比战”已经被泛化到各个行业领域,而在中国家电行业的“德比战”尤其典型且激烈。

   最近,山东家电市场便上演了一场热水器“德比战”。挑起事端的是广东某热水器,它雇用山东当地一家广告公司,合谋制成电视节目播出,攻击同省老乡另一品牌的热水器。大老远地从广东跑到山东地界做买卖,依照人之常情,即使做不到“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起码也该“你过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各自相安无事才对,可怎么就掐起来了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诗在你脑子里闪现的时候,你可能还会伴生这样的闪念:广东家电老乡爱打架的好像不光这两家,在顺德,同城的神州热水器和万家乐热水器就打过多年,后来神州不行了,又换了万和,一直打到现在。还是在顺德,美的和格兰仕两家也打得不可开交。其实也不是广东家电企业有窝里斗的毛病,其他省份这种现象也同样存在。荣事达和美菱都是安徽合肥的名牌家电企业,这两家谁都不服谁,大战小战不断。在山东,青岛的海尔和海信也不消停,时有争斗。

   中国家电“德比战”历史悠久且范围很广,虽可以用“利益驱动”这一一般市场竞争动因解释,但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其背后必有更为深层的推动因素。基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企业从创立之始便与地方政府(特别是官员们)建立了某种微妙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往往会分散并表现于同行业企业市场实力制衡,企业“德比战”隐含了行政资源和权力的争夺。这些同一区域的企业在行业内实力相当,但虚荣心理作祟,使他们往往表现出一山不容二虎的倾向。由于企业不断扩张,市场范围总会变得有限,这必然导致在较小范围内的竞争更加激烈,使企业各自的文化很难兼容,使得同区域企业常常会有比一般竞争对手之间更深的“仇恨”。

   从市场竞争的一般规律来看,“德比战”并非没有好处,一方面它可以促进行业的全面竞争,促进行业洗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行业进步。另一方面,这种竞争也可以使双方企业以竞争对手为参照标杆,一方的竞争使另一方始终处在无形的压力之下,它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并时时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逼迫双方共同进步。同时,这种竞争也可以促使企业全面降低经营成本,对消费者有利。当然,“德比战”的害处显而易见:导致恶性竞争,企业注重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这会对企业自身和整个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无休止的市场对抗,易产生社会资源争夺,造成资源浪费;过度对抗会扭曲市场竞争的真谛,为获胜而采取一些过激甚至卑鄙的手段,这必然会对员工和社会产生价值扭曲。

   激烈的“德比战”不得不让人想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以及“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古训。中国现在早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环境之中了,中国家电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对手已经不仅仅是同城兄弟,也不仅仅是国内的同行,而是更加强大的国外企业和跨国公司。当国内家电行业“德比战”正酣的时候,不知是否想到,此时海外“渔翁”正在虎视眈眈,在不断蚕食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亦现“御侮”之意。《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