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走出“下水道”误区

2008-08-07 07:2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胡立彪

   由于无法承受高达17%的扣点,三洋彩电与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卖场谈判决裂,于不久前宣布撤出卖场。这一事件对于整个家电市场而言也具有警示意义。现在的家电销售离开了连锁卖场就没法活,尤其在一、二级城市,几乎都是国美、苏宁的天下,家电厂家别无选择,必须和他们合作。三洋的撤柜,意味着该品牌被迫放弃了一、二级城市的高端市场。其他依靠家电卖场生存的中小家电企业,或许将来都会遭遇类似的命运。

   一些家电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也会让国美、苏宁等连锁渠道商的生存压力增加。三洋出走,这也是卖场自身的一种无奈。事实上,连锁渠道商近两年受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其市场经营状况也不甚理想,单店盈利能力在不断下降,提高扣点是没有办法的事,但这种将利润压力向厂商身上转移的做法,势必会进一步激化两者之间已经形成的矛盾。

   其实,回顾一下我国家电连锁模式十多年来的发展路径,人们会发现,造成如今卖场与厂商之间关系不畅的原因,恰恰在于这种连锁模式天生存在着一种缺陷。在家电连锁企业内经常听到一句话:零售企业搭台,制造企业唱戏。言下之意,只要把供应商搞定———货它出、展台它做、促销它投,总之一切风险由供应商承担,零售商坐收渔利就好了。在这种供应商导向下,购物者仅是个接受者,或者说是被推销者,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要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购物者才是连锁企业的最终利源,这种模式显然从头到尾犯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

   一般来说,家电连锁的前台毛利(进销差价)仅3个百分点左右,后台毛利(返利、各种名目费用等)10个点左右,这容易使连锁企业产生供应商是利源的错觉,以至于把自己当成了供应商的一条“下水道”。于是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响应购物者流程长、反应慢,滞销一大堆。现在的家电连锁对购物者是强势的,从采购、畅销品管理、滞销品管理就可以看出———粗放采购,滞销“主推”,采购同时订货,基本上不是以销定采,购物者沦为供应商将商品推向零售商、零售商推向终端的承受者。

   “下水道”也会让供应商面临诸多问题。家电连锁一方面挤压供应商,拖欠货款、名目繁多的收费、促销员超负荷工作等等让供应商喘不过气来;另一方面家电连锁让渡了大量经营权,如进货权、定价权、销售主推权、广促位权、陈列出样权等,双方各自没有做好各自的事情。零售商无法有效地“管理”供应商,合作大多停留在个人关系的维系和强势谈判上,采购黑洞比比皆是。

   目前,政府、行业、银行等已经在不断出台政策阻止这种危险的供采关系,以防止放大产业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必须从根源入手,走出“下水道”误区。如果能够搞清楚购物者才是零售商的利源这一点,那么正确的思路就是先通过销售分析、价格带分析、客单价分析,来理解购物者,进而在把握消费趋势的基础上来实施消费者教育。另外一方面真正的管理供应商,是降低渠道总成本,而不是压榨或依从供应商。

   商业的基本规则在于各方在整个市场的价值链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赚取合适的利润。当试图总从别人的腰包中掏取自己的利润时,它破坏的是整个商业运作的规则。国美也好,苏宁也好,能否具备持续的竞争力,关键是看他们能不能在价值链中建立自己真正的竞争优势,通过价值链的定位,通过厂商供应链的管理,通过内部的效率提升来实现顾客价值。《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