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来临,雨中行车、汽车防水成为车友们关注的热点,如何让爱车在雨中学会游泳,对此专家提出3-3-4秘笈:
秘笈一:雨前3查
首先,检查雨刮器的灵敏度。下雨时风挡上的水滴会严重影响驾驶员视线,如果雨刮器的扫水能力严重下降,雨天驾车行驶时会十分困难。特别是在夜雨中行车时,没有刮净的雨滴,在灯光下会产生各种反射光,使前方视野极度模糊,因此会引发交通事故。
检查雨刮器的关键是要更换雨刮片上的橡胶条。使用时间过长,橡胶条会老化,不能紧密地和玻璃贴合在一起,因此不能扫净玻璃上的雨滴。特别是有污垢时,污垢夹在橡胶条和玻璃之间,将使雨刮器的性能进一步下降。一般而言,应该每年更换一次橡胶条。
二是检查雾灯是否正常工作。由于雾灯光线的穿透力比较强,在暴雨的情况下,雾灯对其他车辆的警示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为避免雨天里造成车辆追尾,应检查车辆的雾灯是否有故障。
三是检查轮胎磨损程度。路面积水会使轮胎和地面的附着力大大降低,这就是雨天车子容易打滑的主要原因。检查轮胎磨损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轮胎磨损严重、胎纹消失务必更换新轮胎。
秘笈二:雨中行车3防
一是防止进气系统进水。夏天行车时,一定要避免进气系统进水。比如行车时尽量避免在路面积水处行驶,无法避免时也应减慢车速以免让水花喷射。现在汽车空滤芯多数是纸材合成,如果空滤芯受潮,进气受阻增大,就会使车辆加速无力,严重时,甚至会使发动机内部运动机件锈蚀作用加剧,从而影响到发动机性能。
二是防止排水孔堵塞。车辆的前风挡处通常设有流水槽及排水孔,可以及时排掉雨水及洗车的积水。但当车辆经过冬天、春天后,流水槽下往往沉积了许多泥土及树叶,这时极易堵住排水孔,而一旦积水过多进入车内,很有可能导致电控系统故障或损坏。因此专家建议,要及时疏通排水孔,以免造成积水。
三是防止制动系统进水。如果制动液中混进水,那么汽车在制动的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高温会使水气化。而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在制动液中被压缩,就会造成制动失灵甚至失效。雨水多时,空气的湿度会增大,所以在保养时必须要检查制动液。
秘笈三:雨天驾车4大技巧
雨天行车需要驾驶技巧:
打开雾灯。如果在行车中突遇强降雨,应该马上开启灯光,要打开雾灯,禁止开远光。此时汽车灯光更重要的作用不是照明,而是安全警示。同时要相应放慢车速,双手要紧握方向盘,防止单侧轮胎轧过局部积水造成失控,要和前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良好的视线。如果车内产生大量雾气,则迅速打开空调吹冷风,以驱散雾气。
低速前行。如果降雨量很大,能见度不足百米时,需要打开所有的灯光,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靠边停车。如果没有停车条件,就要以最低速度前行,同时避免加速和刹车,严禁变道,待降雨势减缓时再正常行驶。
避免换挡刹车。降雨容易产生积水,特别是涵洞等地段。涉水前先了解水的深度,确定能过时再过。涉水时要低速稳住油门,保持匀速通过,在涉水过程中尽量避免换挡和急刹车或急加速。涉水后应勤踩制动,以清除制动片和刹车盘上的水,恢复制动效果。如果水面过高造成熄火,千万不要在水中再次启动。正确的办法是把车推到没有积水的地方,查看空气滤芯是否进水,确认没有后再启动。
切记靠墙停车。雨天绝不可停在大树、广告牌和危墙下面,尽可能不要停在低洼地带,以免砖墙由于雨水浸泡而倒塌,导致停放在旁边的汽车被砸坏。
(王 辉)《中国质量报》